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医药文化亟待保护与发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壮族是我国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有过很多辉煌的成就。从“柳江人”算起,壮族人民的繁衍生息已有5万年的历史。伟大的医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知识。相关出土文物表明,早在2500年前的西周王朝、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针刺治病的技术。到了秦汉时期,大量的地产植物、矿物和动物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唐宋时期,壮族先民掌握了草药的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药刮、角疗、灸法、挑针、陶针、金针等医疗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医诊疗技术。

    壮族聚居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当地山林茂盛,气候炎热,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有毒之物较多。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无数中毒的病例及死亡的教训使壮族先民首先认识了毒药。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壮族先民使用的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五种毒药。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壮族先民防治沙虱毒、瘴毒、箭毒、蛇毒的经验方。唐·《新修本草》还记载了壮族先民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两种贡品解毒药。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了壮族先民炼丹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埋诸地。合上下釜之口于地面而封固之,灼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配合,转而下坠遂成水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田七,生于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为金疮要药”。这些历史医书,记载了壮族先民对壮药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然而,对壮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掘如同壮族人民为了寻找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一样,尽管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提高。许多民间绝技、验方秘方纷纷失传,让人痛心不已。

    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关心和支持民族医药的建设与发展,自治区卫生厅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在全区范围开展民族医药普查工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壮医药学术体系,在我国传统医药学体系中独树一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壮医药的发展缓慢,壮医药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在记者与自治区原副主席、壮学丛书编委会主任张声震和有关专家交谈时,张老语重心长地说:“壮医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发展。壮医药保护,应该保护什么?首先要保护原有的东西。如靖西药市这些原有的好东西和风俗,又如土医,其偏方验方要保护,更重要的是研究开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市场。”

    自治区卫生厅原副厅长覃波、中医处处长吴胜华、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黄汉儒等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就壮医药文化的保护而言,首先要解决如何保护的问题。自治区高层领导对壮族医药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而广西作为壮族自治区,弘扬壮族文化,包括医药,是责无旁贷的使命。保护要靠法律、法规,要充分利用民族自治权利,建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相关的有关壮医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文件,试行一段后,由区人大出台相关保护与发展壮医药文化的地方法规。另外,壮族医药的发展应有长远的规划,有关部门应组织制定壮医药发展的长远规划,并制定分步实施的保障措施。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以适度的倾斜,可与当地的扶贫攻坚计划结合起来,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作为壮医药行业来说,有关人员应经常积极主动地向相关领导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把工作做好。其次,要完善壮医药教育体系,培养多层次的壮医药人才。再次,要整合资源,建议将现广西壮医医院与广西民族医院合并,建立新的广西壮医医院。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地方标准与国内及国际标准之间的关系,要立足广西,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等机遇,狠抓自身建设,在医疗上拿出过硬、能解决问题的诊疗方法、药物。保护是关键,发展是根本,走向市场是出路。对于靖西端午药市这种独特的壮族文化现象,应考虑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旅游结合,建立靖西壮医药文化保护区,形成融文化风俗的保护、医药资源的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给壮医药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保留一块原生土壤,打造靖西壮医药文化品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下一篇:壮医点穴疗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