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许多地区的瑶族还有应节进行药浴的习惯,如时令佳节或年终岁尾,男女老幼都进行药浴,如农历五月初五,广西的忻城、上林、马山、都安、金秀等县的瑶族,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都派人上山采集“百草药”。所谓“百草药”,即除有毒的和会引起皮肤过敏的以外,凡是绿色草木植物,每种都要采一些,采得越多越好,最好是采够一百种,这些植物起到各种各样的药物作用,故称为“百草药”。采“百草药”时,要带刀子和锄头,大部分草药是采集枝叶,有少部分是采集皮或根茎。如苦楝树要皮,青龙草挖根,金银花采花,冬茹要块茎,野山梨则要果实。
采“百草药”必须在上午完成,因为上午空气清鲜,阳光暖和,花红叶绿,百鸟歌唱,大自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人们认为在这个时晨是一天当中最“吉利”最理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采回草药,洗澡,便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
“百草药”采回以后,洗净泥沙,置通风处吹干,等到下午五时左右,由家里一位年纪最大的、身体健康的老人将草药砍成三寸左右小段,放进一个大锅,加入数担清水进行煎煮,约煮沸十五分钟左右,将药渣捞起,加入少许食盐或不加食盐,离火待药液温度自然降到适合洗澡时,按传统规矩,按年龄由大到小顺序,各人舀一盆药水去洗澡。有的地方药浴是用一个高70厘米,直径70~80厘米左右的大木桶做澡盆,可以盛装一两百斤药水,洗澡时除头部外,全身都浸泡于药水中。“百草药”药液气味芬芳,经泡在药水里洗浴之后,感到筋骨轻松,浑身舒爽,精神倍增。
瑶族人民为什么一定在五月初五这天洗“百草药”澡呢?这里传说有一个故事,据说,古代瑶家有一位老人,从十五岁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洗一次“百草药”水澡,一直坚持了一百多年,结果一生身体健康,从未患过病,活到一百三十九岁,在寿终的前一天还能上山放羊呢。老人去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和学习这位劳动锻炼健康长寿的老人,就都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洗“百草药”水澡,世代沿袭,变成了瑶族人民快乐的“洗澡节”。
(六)打“老同”喝保健饮料
瑶族人民十分好客,遇到知己,不论本民族或壮、汉等其他民族,便结为挚友,称打“老同”或“老庚”,并习惯以酒待客,有的还把“三碗槽酒”作为结交真正朋友的标志。餐桌上,酒已成为瑶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保健饮料。他们喝的酒绝大多数都是自己酿制的米酒,浓度不高,还喜欢喝自己泡制的药酒。他们采用深山里丰富的药物资源,并根据不同的季节或年龄配制不同的药酒,有防治风湿的,有病后滋补的,也有老年饮用的。由于瑶族人民多高山而居,长年烟雾缭绕,气候十分寒凉潮湿,酒可舒筋通络、驱寒祛湿,加上某种药物,长年饮用,可防病延年,益身健体。历代瑶族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酒文化,至今仍沿用不衰。
瑶族人民喜欢喝茶,除了绿茶外,还有桂皮老姜茶、血藤银花茶、山楂茶及各种凉茶。其中绿茶是主要的茶基。绿茶都是自种(或野生)、自采、自制,采集的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至四月份(即清明节前后)茶树刚刚发芽之时,采集其嫩苗经小锅生炒,手工揉搓等工艺精制而成。现代研究表明,绿茶不仅具有提神醒脑、帮助消化、降低血脂及解毒等作用,还有抗癌、防癌作用,其他茶型,常因不同的季节或年龄而临时配制饮用。瑶族人民的喝茶习俗,对防病治病,增进健康无疑是有裨益的。
(七)扫寨
扫寨又称洗寨,其意义是去除邪气和疾病,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卫生习俗。广西南丹县等瑶寨,凡遇有疾病流行或禽畜发瘟时,全寨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扫寨活动。从火堂开始,一直扫至大门外,然后清扫屋前屋后,把整个寨子扫得干干净净。这实际上是一次群众性的卫生运动,对清除传染源,控制疾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展生产起了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