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化脓性骨髓炎:青菜30g,黄姜、黑种草子、巴豆叶各10g,用鲜品捣烂,加芝麻油适拌匀包敷患处,每日1次(《档哈雅》)。
骨折:(1)接骨草、接骨丹、香茅草、紫米各适量,研细,用冷饭和大蛇胆适量混匀包敷患处(《西双版纳傣药志》第1集)。
(2)臭牡丹根15g,夜花藤根、狗牙菜、姜黄、苦菜子、苦荞、藤蔑根、黄姜各10g,捣烂加酒适量包敷患处(《档哈雅》)。
6 儿科病症
鹅口疮:头花仙茅适量,取知审理捣敷,或取根置火上烤干碾成粉,调芝麻油外搽(《西双版纳傣药志》第3集)。
小儿惊风:齿翼臭牡丹、滇刺枣、糯飘(音译,一种笋叶)各适量,研细用石灰水调匀包敷腕关节。主治慢惊风(《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
急性腮腺炎:(1)三叶五加鲜品,捣烂包敷患处(《西双版纳傣药志》第2集)。
(2)齿翼臭牡丹、苦凉菜叶、马鞭草各适量,捣烂包敷患处(《西双版纳傣药志》第1集)。
7 妇产科病症
胞衣不下:(1)葫芦根10g、牛角20g、蛇皮15g、青菜子15g、捣烂包敷下腹部(《档哈雅》)。
(2)曼陀罗根、辛姜各适量,捣烂包敷三阴交及寸口穴一带(两侧)(《档哈雅》)。
8 五官科病症
鼻衄: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包敷前额部(《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
慢性咽炎:枸杞树皮、旱莲草、洗碗叶树皮、黄姜各10g,牛角、姜黄、人头发、已出小鸡之蛋壳、石菖蒲各5g,桔子汁适量,取鲜品混合捣烂,蛋壳烤黄研细,充分拌换后包于脚脉(即三阴交)和手脉(即寸口)处,每日1次,连包数日(《档哈雅》)。
【中医诊疗网】www.zl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