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朝医药是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药学体系。
朝鲜民族四象医学主要包括天、人、性、命整体观,阴阳论,四象人论,脏腑论,病因学,病理学和预防保健说等内容。
一、天、人、性、命整体观
天、人、性、命整体观是阐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学说。人生存在自然界,并形成了社会。人与自然、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东医寿世保元》中已明确阐述了“天、人、性、命”之间的整体观。“天”是指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方”、“天时”;社会条件,即“世会”、“人伦”。自然和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变化也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出现与之相应的人体的机能性、器质性或心理性反应,人通过对“居处”、“党与’’、“交遇”和“事务”的整治来创造自己的生存、繁衍条件,这就是《东医寿世保元》所谓的“事务克修也,交遇克成也,党与克整也,居处克治也”。至于怎样整治人体生存繁衍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因素,《东医寿世保元》认为“性以慧觉”,“命以资业”,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指明了“有慧觉则生”,“有资业则生”。只有“慧觉”才能认识极荡之天时,极大之世会,极广之人伦,极邈之地方,达到克修事务,克成交遇、克整党与、克治居处的目的,使人体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继续生存下去。《东医寿世保元》强调人的耳、目、鼻、口四器官对认识过程的重要性,指出“人之耳目鼻口观于天也,天知也。”“耳听天时,目视世会,鼻嗅人伦,口味地方”,就是说耳目鼻口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和源泉,并通过这种认识过程使天和人、性和命连结成统一的整体。
在叙述天、人、性、命关系时认为:“大同者天也,各立者人也”,“博通者性也,独行者命也”,“天时大同也,事务各立也;世会大同也,交遇各立也;人伦大同也,党与各立也;地方大同也,居处各立也。”这就明确了纲目关系,即讲明了纲举目张的道理,又强调了能动作用,进一步指明了改造自然和社会是治本的根本措施,而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存其心,养其身”,“修其身,立其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措施。
天、人、性、命整体学说对指导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揭示了病因学基本理论,即自然界引起的脾胃水谷、风寒暑湿为病;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也可致病。二是指导诊疗,即以社会因素所引起的喜怒哀乐的性情变化规律,指导辨象论治的诊疗过程。三是指导预防保健,即“简约得寿,勤干得寿,警戒得寿,闻见得寿”,“懒怠减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好贤乐善,天下之大药也”,指出了自我预防保健的基本途径。
二、阴阳论
阴阳论是朝医学基础理论的哲学依据。以“太极生两仪”,“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四象生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解释宇宙一切事物的变化,说明人的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实践。阴阳是宇宙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也是朝医学辨象论治的根本原则。朝医学认为“天生万物,有物有则,人形物也,人性则也,以人形其人性,有物有则,一而不二者谓之太极”,“性有性用,性用知也,形有形用,形而行也,一知一行,一生一成,易简相得者谓之两仪”。这就是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根源,人的一切组织器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东医寿世保元》称:“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朝医学根据这一阴阳变化理论,把人分为太阳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指出辨象来之阴阳,正确的辨象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体质的本质。又称:“哀怒之气阳,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顺而下降”,“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是哀怒之气和喜乐之气、上升之气和下降之气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统一的协调过程,尽管疾病的发生及病理变化复杂多样,但都可用阴阳变化来概括说明。还说:“哀怒相成,喜乐相资”,“哀性极则怒情动,怒性极则哀情动”,认为阴与阴、阳与阳之间具有相资相成的关系,提出不同个体阴阳多寡的天禀相对稳定的理论,把人分成几类:过偏于阳者为太阳人,过偏于阴者为太阴人,少偏于阳者为少阳人,少偏于阴者为少阴人。认为:“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脾大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肝大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肾大脾小者名曰少阴人”,脏器大小,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大者泻之,小者补之”是朝医学的基本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