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减肥瘦身 > 正文

5招让你体重不再反复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2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很多女性都希望在自己瘦身成功以后就可以保住自己的瘦身成果,但是现实往往是瘦身成功后自己稍不注意体重就会迅速反弹,下面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在瘦身成功以后要这样保住自己的瘦身成果,别让自己来年又要加入减肥大军。

1.从蔬果中找乐子

用各种灿烂的天然颜色装点你的碗碟,除了最常见的绿色以外,还可以增加橘色、红色和蓝色,为瘦身餐桌找点小乐子——根据这些颜色去找到自己要吃的水果和蔬菜!多吃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不仅能增强体质,使你远离某些疾病困扰,还能帮助控制体重。

调查数字还显示,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比例始终较高的女性,在保持瘦身成果方面的成功案例比那些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人高出60%。一般来说,水果和蔬菜都含有很高比例的纤维素和水分,多吃这些意味着你的胃只剩下较少的空间来“盛放”那些高热量食物

2.试着爱上锻炼

已经在饮食结构中添加了定量水果和蔬菜的人,如果能再增加一点运动量,那么,他们保持体重恒定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你需要增加的只是每天30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而已,这或许是你巩固瘦身成果的关键之举。

规律的活动和锻炼能使你拥有合适的肌肉量,拥有必要的肌肉量对保持身材很重要,这意味着即便你在休息的时候,也能消耗掉更多热量。另外,运动能给你一个消耗热量的直接途径,有一定运动量的人能更放心地享受甜美的小食,参加生日派对的时候也不用再忍住欲望拒绝蛋糕了,因为你有信心自己的运动时间完全可以消耗掉这些“意外”的热量,也不用担心体重反弹的烦恼

3.定期称重

始终知道自己体重的确切数字是必要的,这能强化你的日常意识,这能给你提供一个积极正面的暗示,当你在一大堆食物面前犹犹豫豫时,你的体重数字会在关键时候帮你做决定。

经常性地测量体重,能让你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发胖趋势。感觉是靠不住的,通常等你自己发觉胖了的时候,你的体重往往已经超标至少5斤以上了。在浴室里放一个体重秤,这样即便身材有小幅上涨,你也可以马上知道,然后对此立即作出反应,进行饮食调整,如此一来,控制体重的难度就会大大减小了。

国外瘦身专家曾做过长期调研,那些曾经成功减掉20斤左右的成年人里,始终坚持定期称重的人一年之后平均体重仅仅增长了3斤,而那些没有将这一习惯坚持下去的人,则在一年后平均增重了6斤以上。

那么,使用浴室的频率到底多高为妙呢?瘦身专家的答案是,如果可能的话,每天一次!有跟踪调查数字显示,照着这一方法做的减肥者中有82%的人能将减肥效果保持18个月以上,而不经常称重的人能保持住瘦身效果的比例则降低很多。记住,一旦你发现体重回弹了1~2斤,那么你就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在接下去的几天里略微增加运动量,并格外坚持健康饮食习惯了。 [NextPage]

4.减少外出就餐

去外面的餐厅吃饭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瘦身成果,那里的餐盘分量一般都比家里大,有些时候,毫不留神你就会吃掉一个超过1000卡路里热量的餐点。要坚持良好的瘦身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绝对是必要的。

如果你想将好不容易才修来的体重保持住,培养一下自己动手做饭的习惯吧,因为这样你才能控制自己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并且,经常站起来做家务也能加强你的瘦身效果。

此外,如果一定要在外吃饭的话,尽量坐下来,细嚼慢咽。戒掉快餐吧,国外瘦身方面的调查报告显示,跟每周至少吃两次快餐的人相比,那些坚持拒绝快餐的人最后成功保持了体重的比例要高出62%。

永远不在餐厅坐下来,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建议和愿望。专家就此建议说,至少找一个朋友一起去,和朋友分享你的餐点,这样你就只需吃进去一半的高热量食物。既能品尝到餐厅食物的美味,又不要破坏瘦身成果,这需要你因时因地动用一些智慧,不过瘦身本来就是跟自己“斗智斗勇”的事情,值得你不断探索。

5.多摄入蛋白质

美国权威瘦身机构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饮食结构中蛋白质含量很高的女性更能守住瘦身成果,这些人每一天的饮食中都有大约110克蛋白质。至于那些饮食习惯不太好,每天摄入蛋白质低于72克的女性,保持体重的效果大约只相当于前者的一半。

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较高的蛋白质摄入,能促进某种荷尔蒙释放,让人更容易感觉到饱足,所以根本没有摄入更多食物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会让身体获得超负荷的热量,从这一点上说,从家常膳食和小零食中增加蛋白质摄入也胜出一筹。与其戒掉所有零食,然后在晚上饱餐一顿,不如在下午茶时间来一杯富含蛋白质的优质酸奶,或者吃一小块芝士蛋糕吧,然后在晚餐时间你就能更好地管住自己的胃,这才是你更有效地守住瘦身成果的小秘诀。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