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减肥瘦身 > 正文

提高新陈代谢的减肥方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都知道减肥很幸苦,也很害怕减肥的过程,但是为了漂亮,MM们还是一直在坚持着,其实提高自身的新陈代谢率也可以达到减肥效果,让你不节食也瘦下来。下面小编给你推荐几个简单有效的提高新陈代谢的减肥方法,助你加快春季减肥的进程哦!

新陈代谢率是人体重要器官运作时所消耗的最低热量,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新陈代谢率高说明你的身体机能年轻,能量消耗大,反之,则能量消耗减少,身体机能衰退。提高新陈代谢率最健康有效的办法就是运动与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想减肥的中年女性来说,首先要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减少热量摄入,还要想办法增加基础代谢率。

1.每天少吃多餐,让你想吃就吃。

每天看见美食的你,都要为自己的身材而有所犹豫?不要犹豫了,吃吧。对,你没看错,减肥就要“吃”。可能你会不相信,因为一直以来的减肥观都是节食,可是节食并不代表你不能吃啊,只要少吃多餐就行了。其实,少吃多餐能帮助加快你的新陈代谢和减缓饥饿感的产生,能让你体内多余的脂肪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是成功瘦身的关键所在。

每天5~6次的小餐和一日三次的大餐相比,其新陈代谢率为24:7。少吃多餐可以防止你在长时间饥饿后的过度进食,可以有效避免暴饮暴食的发生。尽量使每次进食的间隔小于4小时,且每餐都含有蛋白质,可以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

食谱推荐:

早餐 在9、10点钟的时候来点酸奶或水果;午餐吃100克的鸡肉或鱼肉和蔬菜沙拉;

下午茶 吃根香蕉或者一片低脂奶酪;

晚餐 要清淡,100~150克火鸡和鱼肉就可以了。 [NextPage]

2.早餐正常吃,健康一整天。

睡完了美容觉醒来,发现自己正在减肥,就决定早餐就不吃了,省下了一餐的卡路里。如果大家这么想的话,就大错特错啦。一个晚上的睡眠过去后,你的身体已经被剥夺食物的时间太久了。这个时候,身体就会自动做出“饥饿”的反应。而及时给身体补充能量是加速新陈代谢的好方法。因为人在熟睡的时候,体内代谢速度降低,而开始再进食时,代谢速度会随着恢复加快。所以,不要以为少吃一餐就可以减肥,这样反而失去了减肥的一次机会,而且为了自己的健康,多关注自己的早餐吧,让你自己健康一整天吧。

早餐推荐:A款 鸡蛋1个(50克)+菜肉包1个+牛奶250ml,热量大约为380千卡。

B款 拌黄瓜1条200克+豆浆300ml+燕麦瘦肉粥1碗,热量大约为380千卡。

3.多吃蛋白质

根据营养学家研究,一个成年人每天通过新陈代谢大约要更新300g以上蛋白质,其中3/4来源于机体代谢中产生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再利用大大减少了需补给蛋白质的数量。一般地讲,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60g~80g蛋白质,基本上已能满足需要.所以我们至少要确保每天摄入总热量的10~35%是来自蛋白质。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能帮助我们每天多消耗150~200卡路里的热量。因为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氨基酸很难在人体内消化分解,因此,你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消化吸收它。

蛋白质食物: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 蛋等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干果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

[NextPage]

4.多吃粗粮

现在的都市人都追求精致的食物享受,可是精致引人的食物很多都带有高脂肪高糖分,为人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疾病。减肥的各位,要想瘦身,提升新陈代谢率,不妨多吃吃粗粮。例如发面饼、白面包和土豆那些食物能加速胰岛素分泌,导致脂肪的积累,从而降低新陈代谢的水平,所以专家建议多吃高纤维食物。在整体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固然重要,但仍然要注意多吃粗粮,以免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

粗粮介绍: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5.常喝绿茶

绿茶不但以其抗癌的益处为人们所共知,而且还具有提高新陈代谢的作用。凡是每日饮3次茶的人,其新陈代谢率会提高4%。也就是说,每日要多消耗60千卡热量,相当于每年减掉6磅体重。这可能是由于绿茶中含有能够提高去甲肾上腺素这种化学物质水平的成分,此物质对于加速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喝茶不但能防治心脏病癌症,而且对于减肥也是作用斐然。

自制绿茶:在这为大家推荐一款苹果绿茶,让大家喝得健康。将1颗苹果榨成汁,再加入1小匙的绿茶粉,早晚各喝一杯即可,最好连苹果渣一起喝最佳,于饭前饮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