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美容皮肤科学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快,并有自身的特色。然而,从整体现状上客观分析,我国的美容皮肤科学仍处于初创阶段,在一些方面仍相对滞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与国际现状比较国内皮肤基础研究较为落后,如对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皮肤老化的研究等,在近年来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能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差距所在;⑵在我国皮肤科专业领域内皮肤美容的研究也相对滞后,与其他专题,如性传播疾病(STD)、真菌病、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比较,对皮肤美容的关注或重视程度不足;⑶落后于国内美容市场的需求。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国内各种美容场所从事皮肤美容工作的人员超过1200万,而其中大多数从业者缺乏皮肤专业知识甚至医学基础知识,从保护美容就医者健康和规范行业发展的立场出发,这一庞大人群急需美容皮肤科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此外,在美容仪器、材料与护肤美容化妆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医学 美容一、 美容皮肤科学的学科定义及体系结构
从专业学科的发展来看,美容皮肤科学(cosmetic dermatology)的概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皮肤美容。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医学名词[1],美容皮肤科学是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项目下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专业名称,而皮肤美容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皮肤病学科中的一个专题或领域。近年来,美容皮肤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本文现就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体系结构、学科的发展沿革以及前景展望简要介绍如下。
国外有多种版本的美容皮肤科学专著,但对美容皮肤科学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范围或概念。国内张其亮、向雪岑两位教授分别在1998年和2002编写了《美容皮肤科学》[2,3],其中对此描述为:美容皮肤科学是一门以医学美学为指导,皮肤科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皮肤的功能与结构,维护、改善、修复与塑造人体皮肤健康与美的分支学科。它是美学、美容学、皮肤科学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这是截止目前中国学者对美容皮肤科学科定义的较完整描述。此外,有关美容皮肤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美容皮肤科学的实施范围,以及与其他交叉学科的相互关系,也有学者进行了初步论述[4]。
1.基础理论:既包括皮肤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如解剖学、组织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也包括医学美学及美容学的内容。从审美的观点出发,探讨与皮肤美容相关的心理学、行为学及伦理学等问题,突出人体皮肤的美学观念、美学特点、美学的基本表征及健康皮肤的审美观点和思维方法等。
3.专业教育:像其他传统学科一样,也包括院校内基础教育和毕业后专业性继续教育两部分。院校教育涉及到高等医科院校的体制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20多所各类医科院校设立了医学美容专业或成立了医学美容学院,已经开始培养大专、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美容皮肤科的毕业后继续教育属于国家医学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美容皮肤科专科医师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和培训基地标准等已纳入国家专科医师制度改革计划之中。
3.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美容专科院校的建立:在中国医师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包括美容皮肤科在内的我国专科医师制度的研究已经启动,美容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方案、人才和培训基地标准已经完成初稿修订。
皮肤美容在中国源远流长。在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关于皮肤美容的概念屡见不鲜,如采用各种秘方和技艺进行养颜驻容、祛斑除皱、增白润肤和延缓皮肤衰老等。我国现代美容皮肤科学的雏形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以来一批皮肤科学界的前辈,如王高松、郭定九、王成义等分别在衡山、上海、承德、桂林等地组织召开专业性皮肤美容学术研讨会,1988年王高松、王成义、张其亮、袁兆庄等教授倡议组建中华医学会皮肤美容分会。经多方协调,于1990年11月在武汉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科教授张其亮任第一、二届主任委员。近20年来,美容皮肤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学科分支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得到了稳步发展。专业著作相继出版,定期召开各种级别的学术会议;在临床方面各种美容技术迅速普及,从传统的皮肤磨削、液氮冷冻、倒模面膜、化学祛斑等,到现代激光美容、间充质注射、化妆品护肤以及以芳香疗法、健康水疗(SPA)为代表的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等遍地开花。
高等医药院校相继设立医学美容专业或医学美容学院,如大连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宜春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等二十余所院校,从大专、本科至研究生系列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启动。
此外,在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大、中型综合医院中,相继建立了美容皮肤科专科或皮肤美容科室,临床实践工作全面推动。
4.皮肤美容专著相继问世:如多种版本的《美容皮肤科学》、《皮肤美容激光》、《皮肤科学与化妆品功效评价》等相继出版;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以及皮肤科专业期刊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等相继增加有关皮肤美容的文章或设立皮肤美容专栏。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2006年连续两年出版皮肤美容专刊,对我国最近最新的皮肤美容研究集中报道。
1.2003年12月第三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学术大会、2005年5月第九届国际皮肤科大会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两次大会盛况空前,美容皮肤科学的专题讲座及各种报告丰富多彩,多种皮肤美容研究基金项目应运而生,引起了皮肤科专业人士对皮肤美容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热情。
关于美容皮肤科学的专业内容,国内外专著有较大差距。2005年出版的第3版美容皮肤科教科书《Textbook of Cosmetic Dermatology》[5],其中基础部分包括基本皮肤生理、影响因素以及美容产品的功效研究等;临床部分包括正常皮肤及病理状态下皮肤的美容护理和辅助治疗等;技术操作部分包括各种无创性临床评价方法、皮肤外科、美容治疗措施等;最后还介绍了光生物学基础和防晒化妆品、美容技术和化妆品应用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内容。而国内出版的美容皮肤科专著更多论述临床皮肤疾病及分类、相关的美容护理和治疗等。对美容技术和美容化妆品基础研究内容欠缺,在专业内容的深度、广度方面也有待提高。不过,中国学者对美容皮肤科学的专业体系结构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