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护肤常识 > 正文

可别让心爱皮肤在生理期变丑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MM们,在经期来临之前或者经期中是不是发现自己的皮肤有所变化,相对来说是不是没有平时的皮肤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是由于月经期我们体内的激素发生了改变,黄体酮波动较大,皮肤的供血和皮脂分泌增多,导致了皮肤油腻和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变得非常敏感,抵抗力降低,故而出现皮疹、毛囊感染。如果这个时期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即可在眼睛周围出现短暂的色素沉着,这些变化通常在经期过后可自然消失。具体表现为

  1、不管洗多少次脸,皮肤总是油腻腻的

  2、毛孔粗大,皮肤粗糙,失去透明感

  3、出现粉刺、痤疮及毛囊炎

  4、毛细血管明显

  5、出现黑眼圈,或眼周有黑晕产生

  那么,女性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如何呵护自己的皮肤呢?

  1、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2~3次,洁肤用品性质要温和,最好有一定的去油作用,在油脂较多的T字部位也可适量涂一层平衡油脂分泌的精华素。因为经期皮肤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妆品。

  2、皮脂分泌旺盛不但会导致皮脂阻塞毛孔,同时容易形成麦拉宁色素,使黑斑点大量增加。这段时间肌肤容易受紫外线影响,因此防晒的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3、每晚用冷霜在眼周围做眼部按摩,轻轻地在眼周画圈,然后用手指轻扣眼眶,点压眼眶上的穴位,按摩完毕洗去冷霜。若眼睑浮肿,可以将两块化妆棉浸泡在茶水中,然后取出敷在眼睑上,10分钟后取下,可消除经期的眼部疲劳、浮肿及黑眼圈。

  4、除了脸部皮肤外,在经期身体皮肤也应注意保养,沐浴乳液要含有保湿成分。

  5、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是保养皮肤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做一些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有氧运动,以免在这段时间不知不觉地胖起来。

  6、除了外养,更重要的是内调,因此,月经期间合理的饮食是保养皮肤最关键的因素。此期间应摄入丰富均衡的饮食,多饮水,以补充体内的营养和血容量。

  【小习惯大改变】

  挑选化妆品

  1、如果有的姐妹平时使用感觉很好的化妆品,在经期忽然不适应了,脸上过敏、起小疙瘩等。这种情况要停止使用这种化妆品。经期过了之后在使用。经期可以使用一些没有任何反应的儿童用品(如:宝宝霜)等。

  2、如果经期使用粉底霜或者含铅的化妆品,最容易长斑。所以经期中最好不要使用含铅的化妆品(如:粉并、粉底,有的润肤霜里也含铅)。

  3、经期时可以用眼霜。因为眼霜一般没有刺激、过敏作用。

  4、少用含有激素的化妆品。

  不要用“小痘贴”

  有的姐妹在经期脸上容易起“小痘痘”,可以用“小痘贴”等贴在脸上。任何知名化妆品都没有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不好,只要适合自己的皮肤,只要有用,那么它就行。美容院里对一般的“小痘痘”不使用“贴”。经期中皮肤有什么不好,最好不要去管它,随它而去,过了经期,身体恢复正常了,它自来就消失了。

  让自己吃点好的

  血遇热则妄行,故经期应禁烟酒及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大葱、大蒜、胡椒、生姜肉桂及烧烤油炸食物。血遇寒则凝,不利于经血畅流,故经期应忌食生冷及寒性的食物,如各种冷饮、凉菜、生瓜果等。血遇酸则收缩,酸味不利于经血流畅,故经期应少食酸味食物,如各种酸菜、李子、梅子、青梅、柠檬等。

  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和脸部都会有轻微的水肿,所以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多吃含镁、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香蕉、矿泉水及动物肝脏等,能让新陈代谢变得更好。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缺乏的水分。不要因为失血就以为身体差而暴饮暴食,此时应多吃一些含铁质的食物及能提高吸收铁质的蛋白质。

  香精油按摩缓解痛经

  痛经不但影响情绪,也影响面容,使用一点香精油做做按摩效果很好。可以选用的香精油有洋甘菊、天竺、薄荷、熏衣草、鼠尾草、南欧丹参等成分,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都能够减轻症状。舒缓痛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先在手上滴几滴精油,然后在靠近腰部的地方,由内往外顺时针的方向画圈按摩。第二种方法:脸盆中滴入数滴香精油再加入适量热水,把毛巾放在盆中浸湿后拧干,趁热敷在小腹部。

  【建议】

  经期结束之后的10天肌肤吸收营养最快

  在月经周期结束之后的10天中,是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肌肤新陈代谢最快速、吸收营养最好的时候。因此煵环磷ソ粽10天,给予肌肤更深层的滋润,恢复肌肤自然的活力与光彩。尤其是成熟肤质的皮肤细胞再生能力已减弱,更需要使用刺激弹力纤维生成的特殊保养品来保养。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