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美容护肤 > 化妆技巧 > 正文

让你粉底持久服帖的小技巧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今天彩妆天王KEVIN老师来给大家答疑解惑了。Kevin亲自一步一步纸上教学,不仅让你的化妆功力立增10倍,更能让你立刻变得更美。

  不糊妆,不晕妆,持久妆容的秘密

  Q:我很容易出油、出汗,如何让 妆容持久、不糊妆?

  Kevin:如果要在出门前就化一个不易掉妆的彩妆,那么可能会是一张吓坏路人的花脸大浓妆。我认为勤补妆才是不二法门。前面的章节 里我曾提到,要维持完美妆效,应该每两小时就补妆一次(详见3-4Q44)。若是外在条件不允许自己随时注意妆容,我建议你以遮瑕力较好的粉条和固状粉底,搭配粉底液调合,再使用于脸上。因为粉条和固状粉底的防水性较好、耐油度高,可以让底妆更持久。我的做法是先在海绵上倒些许粉底液,再用海绵蘸取 粉条或固状粉底,然后薄推于脸上。若是出油量大的人,不妨在底妆前先用控油性毛孔产品(但一定要仔细卸妆),或者使用补妆专用控油凝胶,使用方法是以海绵按压出油部位,再把产品放在手背上,用指腹蘸取轻拍局部肌肤,就能延长底妆的战斗力。

  Q:每次补完粉后,总觉得不够自 然服帖,我该如何完美补妆?

  Kevin:如果只是用粉底液加蜜粉化妆,出油时蜜粉很快就被溶解了,可以直接用吸油面纸 吸油,再用海绵于脱妆部位按压一下,即可补妆。使用粉体含量高的粉条或粉凝霜化妆的人,建议用海绵顺着肌肤纹理,把出油或糊妆的地方推匀,顺便利用出油的油脂代替乳液做自体保湿,能让后续补妆的粉体更贴妆。补妆时一定要记得,不均匀的出油量会让粉体结块,所以T字部位粉上得愈薄愈好。我推荐蜜粉饼是最适合携带的补妆产品。

  B.B.Cream,明星交口称赞、鼎力推荐,到底是什么东东?

  Q:韩国最近很流行的B. B. Cream到底是什么?

  Kevin:取英文Blemish Balm Cream缩写的BB 霜,最初设计是遮盖术后伤痕,常用来保护换肤疗程后的敏感肌肤。强调复合功能的BB霜 集合了防晒、保湿、润色、修护等多重效果,非常适合酷爱裸妆感的自然派女孩,在韩国受到不少女星的喜爱,因而打响名号。不过由于BB霜强调连色料也是天然无负担的矿物粉末,所以在颜色上会带点灰色阶(为矿物本身的颜色),使用在肌肤上有可能显得过白或过灰。B.B.Cream的防晒粉末为物理成分,质地也会较厚重,虽然有些产品强调不用卸妆,不 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仍需进行卸妆步骤,另外,在这边也抢先透露,未来BeautyMaker也会推出五合一功能的B.B. Cream哦!

  过敏上不了妆,该怎么办?

  Q:我的肌肤有时会因偶发性的过敏而上不了妆,有没有解救的方法?

  Kevin:这个问题的解答和上一题浮粉的解决方式很相似,其实「过敏」代表肌肤已经处于微发炎的状况,应该要避免再度刺激肌肤,所以我一样建议你以海绵沾取乳液,直接把进行中的妆容推抹掉(因为就算画完一样还是会浮粉),接着用冷水泡毛巾(不要用太冷的冰水或太热的热水再刺激肌肤),拧干再敷在脸上,让发炎肌肤降温,然后再用滋润度高的粉底(或保湿度好的粉底霜)以轻拍的方式(切记不用要推抹的方式磨擦肌肤)薄薄打底,记往一定要停留一阵子让妆容「吃进肌肤」,再做定妆的动作,就可以让彩妆较贴妆。

  听说常化妆脸色会变蜡黄,这是真的吗?

  Q:听说常化妆脸色会变蜡黄,这是真的吗?

  Kevin:过去大家都认为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会伤害肌肤,尤其肌肤长期吸收彩妆品会让脸 色变得蜡黄、黯沉,不过在彩妆科学进步的今天,很多成分已被改良,不至于有这样的问题发生。但是我还是要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不管你用的是什么品牌的彩妆品,都要彻底清洁、卸妆,同时定期去角质保养(老废角质的堆积也会让脸色看起来黯沉),就可以避免色素沉淀的疑虑。另外,千万不要去购买夜市或 网络上来路不明的产品,一时间口耳相传的效果并不能保障肌肤的健康,受争议的成分往往会带给肌肤难预料的后遗症。

  第一次学化妆,我该挑选哪些产品?

  Q:第一次学化妆,我该挑选哪些产品?

  Kevin:我的建议是一罐适合自己肤色的粉底液、遮黑眼圈的产品、睫毛夹、睫毛膏、口红或唇蜜。粉底液使用方式和乳液差不多,对于初学者来说较容易上手,而且粉底液的色号若是正确,就可以省略腮红的步骤。我认为“刷睫毛和夹睫毛”反而是彩妆初学者最困难的课题,很多人在刷睫毛时往往怕弄脏眼皮,只刷了一半长度的睫毛,其实不管是夹睫毛或是刷睫毛,让毛根确实翘起,就是维持睫毛一整天 卷翘的好方法,我认为初学者,一定要把这两个基本功练好,才可以开始闯荡彩妆江湖。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