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宫颈糜烂是已婚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1997年1月~2002年1月期间用微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共2033例,并对其观察随访1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1997年1月~2002年1月本地区四个乡镇,连续6年健康妇女普查中的已婚已育的宫颈糜烂患者2033例,年龄24~53岁,平均年龄30.7岁,病程1~20年,平均5.6年。经宫颈涂片检查:未见异常细胞;分泌物检查:排除滴虫、霉菌、淋病等感染。
1.2 诊断标准 按高等医学院校《妇产科学》教材第五版标准。根据糜烂面积分为Ⅰ、Ⅱ、Ⅲ度,根据糜烂的病理分型,分为单纯型、糜烂型、乳头型。2033例患者中,按宫颈糜烂面积分,Ⅰ度616例,占30.30%;Ⅱ度1064例,占51.31%;Ⅲ度353例,占17.30%。按病理分型,单纯型850例,占41.81%;颗粒型923例,占45.40%;乳头型260例,占12.78%。
1.3 方法 采用的仪器是国产微波仪,输出功率是20~40W。治疗最佳时间是月经干净后7日,Ⅰ度或单纯型可 放宽至月经干净10日内。会阴消毒后,暴露宫颈,干棉球拭净宫颈及穹隆部的分泌物,用微波直接点灼,破坏糜烂面表层,烧至乳白色或焦黄色为宜。术后即服用消炎药物,3日后服用止血药物,每日3次,各用10日。
1.4 术后注意事项 微波治疗后禁止阴道冲洗、盆浴及性生活2个月,半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期间需了解阴道流血、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有何不良反应等。
1.5 统计学方法 χ 2 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术后3个月复诊,若有未愈者,即行二次治疗。痊愈:糜烂消失,宫颈光滑。显效:糜烂面积缩小>50%或乳头型变为颗粒型,颗粒型变为单纯型。有效:糜烂面积缩小<50%或乳头型变为颗粒型,颗粒型变为单纯型。无效:糜烂面积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2.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7%以上。见表1。
2.2.2 糜烂程度与糜烂分型的疗效关系 总结2033例体会,糜烂面积愈小,糜烂分型越轻,痊愈率及有效率愈高。见表2、表3。
表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例(%)
表2糜烂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例(%)
表3 糜烂类型与疗效的关系
根据等级资料得秩和检验,查χ2 界值表χ 2 =22.35得P<0.01,按α=0.05水准认为糜烂面积越小,痊愈率越高。 按等级资料得秩和检验,查χ 2 界值表χ 2 =19.65,得P<0.01,按α=0.05水准认为糜烂分型越轻,痊愈率、有效率越高。
2.2.3 治疗后阴道流血的观察 多数患者微波治疗后4~6h出现阴道流液,3日后出现阴道流血呈点滴状,总出血量小于一次月经量。出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宫颈糜烂的程度与病理分型的轻重。见表4、表5。
表4 糜烂程度与出血的关系 例(%)
按等级资料得秩和检验,χ 2 =9.75,得P<0.05,按α=0.05水准认为糜烂程度越重则出血越严重。
表5 糜烂病理分型与出血的关系 例(%)
根据等级资料得秩和检验,χ 2 =10.12,得P<0.05,按α=0.05水准认为糜烂病理分型越重,出血则越重。
2.2.4 副反应 本组资料多数病人无全身性反应,偶有下腹坠胀、腰酸痛、腿痛、外阴瘙痒等,一般持续1周左右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