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医眼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眼科,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中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虽然它的发展历史是连贯的,但从发展状况与学术特点来看,大体又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时期、奠基时期、独立发展时期、兴盛时期、衰落与复兴时期等。
一、萌芽时期(上古一南北朝)
中医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我国历史上商、周、秦、汉诸代。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治疗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自从有文字出现以后,有关眼病的医药知识逐渐有了记载。不过,最初多散见于各种书籍文献之中。以后,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专书的出现,有关眼与眼病的知识,在医药书籍中开始有了比较集中的记载和论述。
如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目”、“疾目”等记载。至春秋时期,《诗经》和《书经》等又有目盲的记载,并根据其症状不同,分别采用“瞽”、“蒙”、“瞍”等词加以区分。先秦时代的《山海经》中,汜载了100余种药物,其中已有7种可以防治眼病。又据《史记·扁鹊列传》所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到周都洛阳时,就曾大量医治老年人的耳、眼疾病,因而扁鹊可算是我国最早从事五官科的医生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学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性疾病时,涉及到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佘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治疗眼病结合全身证候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从商周至秦汉的漫长年代里,我们的祖先对防治眼病的医药知识不断增加和积累,并开始从实践上升为理论,载人医药书籍,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过,中医眼科尚无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无收载和论述眼病的专书。所以说,当时的眼科尚处于萌芽时期。
二、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
隋唐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中医学发展很快,成绩显著,眼科学也迅速成长。这一时期,在许多全书,方书中已有集中记载眼科病因证治的文献,主要的如《诸病源候沦》、《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而且有了比较著名的眼科专书,如《龙树眼论》、《刘皓眼论准的歌》等。
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该书在目病诸候一卷内,集中收载三十八候,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此外,对于突眼、近视以及一些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病也有了记载,而且对症状描述和病源探讨都比前人前进了一步,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的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及外用的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颇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