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8月26日
□ 谢平安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学院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上由于患者体质不一,疾病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此种疾病不可一概而论。笔者老师顾植山教授通过仔细辨证,精妙处方,常常取得显著效果。今列举他用解表祛风法、表里双解法、养血祛风法三法治疗荨麻疹的典型医案如下。
解表祛风法
王某,女,42岁,2010年5月15日初诊。原有皮肤过敏史,近3日急性发作,全身起红色风团,奇痒,时隐时现,舌红苔白,脉浮。方用葛根汤原方:粉葛根60克(先煎),净麻黄10克(先煎去沫),川桂枝10克,赤芍药15克,炙甘草10克,大红枣8克(掰)。5剂,水煎服。
2010年5月18日二诊:患者喜曰:一剂痒止,二剂疹退,三剂而愈,后两剂未服。
按:患者皮肤奇痒,色红,脉象皆浮,可辨其邪毒仍在肌表。在治疗上遵循“其在表者汗而发之”的原则,使得客于肌表之邪随汗而解。顾植山在用药上选择了葛根汤,该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组成,以葛根为君。《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桂枝汤中加麻黄,发汗解表;配芍药敛阴和营之中勿使过汗。全方共奏解肌,宣散,和营,祛毒之效。《桂亭医事小言》曰:“凡人身疮疖痤痱……一旦欲达肌表,当以葛根汤为佳。” 信也。
表里双解法
黄某,女,27岁,2008年7月17日初诊。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红色风团半月余。刻下症见:风团色红,痒,口干饮多,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西防风10克,制川军10克(后下),玄明粉5克(冲服),荆芥穗10克,净麻黄6克(先煎去沫),炒山栀10克,杭白芍15克,连翘壳10克,炒黄芩10克,生石膏15克(先煎),粉甘草6克,玉桔梗6克,炒当归10克,大川芎10克,飞滑石15克(包煎),生白术15克,薄荷叶5克(后下),白蒺藜15克。7剂,水煎服。
2008年7月24日二诊:风团痒明显减轻,口干好转,大便正常,舌苔黄厚减退。内热正退,效不更方,去玄明粉,改制川军为6克,不后下,再进7剂。随访余症皆除。
按:患者口干饮多,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可辨其邪毒已入里化热了,治疗应表里兼顾。方用防风通圣散加白蒺藜。防风通圣散首载于刘河间的《宣明论》,为外感风邪,内有蕴热,表里俱热而设,是治疗皮肤类疾病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连翘、薄荷、防风、荆芥解表祛风;栀子、石膏、黄芩、滑石、桔梗泄三焦火邪;大黄、芒硝使热从大便去;当归、川芎、白术扶正祛邪。加一味白蒺藜是为了加强祛风止痒之效。
养血祛风法
秦某,男,72岁,2008年6月19日初诊。患者身起苍白色风团,昼痒夜轻,皮肤干燥,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有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病史。方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全当归10克,杭白芍10克,干生地10克,大川芎6克,杜红花10克,桃仁泥10克,上绵芪20克,制首乌10克,粉甘草6克,白蒺藜10克,西防风6克,荆芥穗6克。7剂,水煎服。
2008年6月26日二诊:痒大减,风团未再发,精神好转。以上方加减服21剂,病愈。停药半年未复发。
按:患者年事已高且素体虚弱,本证瘙痒虽与风有关,但以虚为本。故本案要以治虚为主,兼以祛风。方用当归饮子。当归饮子出自《证治准绳》,是治疗皮肤“疥疮、风癣、湿毒、燥痒”的常用方剂。方中四物汤补血养血活血,滋阴润燥,使“血行风自灭”,首乌不寒不燥,能滋补肝肾,养血润肤;黄芪补益中气升阳,使气旺以助血行达肌表,且能益卫气;方中有3味散风之药,荆芥、防风温而不燥,偏入血分,善解血中之风,白蒺藜祛风偏于补肝肾。此方正合本案病机。故在临床上要“谨守病机,各司其所”才能做到方随发出,法随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