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临床医案 > 正文

考虑问题勿忘整体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11-0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考虑问题勿忘整体观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8月19日

□ 韩平武 广西南宁市

笔者认为两个观点都对,只是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而已。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主要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改变对地球影响的变化而形成的,在我们中医学里面可以简单地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表述,这讲的就是自然界阳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在此将《内经》中几句话作一简单分析。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三月,储藏在地下的阳气逐渐升发起来,地下的阳气逐渐减少,而地上则逐渐增多,所以天气逐渐变温暖,万物开始复苏,草木开始发芽。

“夏三月,此谓蕃秀。”夏三月,阳气已全部从地下释放出来,地下的阳气最少,而地上的阳气则最多,所以地下冷而地上热。因此天气最热,万物生长繁荣昌盛,草木生长茂盛。

“秋三月,此谓容平。”秋三月,此时地面上升发出来的阳气和夏天太阳射到地面的阳气一起逐渐下降入地下,所以地面上的阳气逐渐减少而地下的阳气逐渐增多,万物开始萧条而敛降,草木开始落叶。

“冬三月,此谓闭藏。”冬三月,地面上阳气全部沉入地下,所以地下热而地上冷。万物闭藏起来了,草木枝叶枯萎。

这是天地间阳气一年的变化规律,人处天地之间,和天地相应,人的阳气变化也同样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夏天的时候下焦的阳气充分升发出来,分布在上焦和体表,而中下焦则是偏虚寒的。王玉生医师认为炎夏阳气偏虚,应该是从中下焦的特点来论述的;而王金成医师认为炎夏阳气偏盛则是从上焦和体表以及自然界地面上的特点来论述的。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认识它的时候要从整体着手才不失偏颇,才能够正确地指导我们的养生保健和医疗工作。

对于“冬吃萝卜,夏吃姜”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我是这么理解的,姜属温性,有温中散寒,暖胃止呕作用,夏天吃姜就可以温中驱寒,预防脾胃受伤。而萝卜性微寒,有行气下气之功,冬天阳气潜藏在下焦,容易形成内热和气机滞碍不通,适当吃萝卜可以疏通气机,协调阴阳。但是也不能绝对化,还得要根据不同的年运和不同人的体质而定。

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的是春夏要保证阳气的充分释放,释放得越充分,夏天人体吸收的阳气就越充足,将给人体的下一个循环提供更充足的能量。秋冬阳气收敛潜藏,我们要积极做好养护阴气以助潜藏阳气,因此秋冬越冷,阴气越充分,阳气潜藏得越好,来年阳气的升发就越有力,人就越健康愉悦。

由上可见,夏天的养生我们既要考虑阳气盛的一面,同时要考虑虚的另一面,对于素体阳气盛,血热的人,我们要重点注意避暑降热,可以食用一些偏凉性的食物,但同时也要注意固护脾胃阳气,避免过度寒凉而伤阳。对于素体阳气虚的人,可以多晒太阳和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以补充阳气,但也要注意适可而止,以避免引起中暑。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五运六气来分析当时具体的气候情况,做到辨证准确,措施得当,方能安全有益。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是强调整体观的,考虑问题往往都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来考虑的,所以要时时不忘整体,唯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