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5月5日
□ 胡锦权 席沙 沈菲 河北医科大学扁鹊医学社
李某,女,18岁,2009年8月3日初诊。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腰痛,乳房胀,7天净,经期腹坠痛,甚必服止痛片,大便稀,腹凉喜温,恶心,初诊时为月经来潮第二天,舌正常,苔白,脉滑。证属脾虚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活血祛瘀。处方:益母草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5克,乌药15克,小茴香8克,党参15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薏苡仁30克,桂枝10克,蒲黄10克,半夏6克,生姜2片,莲子肉30克,黄芪15克,山药20克。5剂,水煎服。
5剂之后,自述本次经期腹痛大减,后以此方加减调理月余好转。
按:对于痛经一证,古人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之说,可见痛经的病机有虚有实,而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故对痛经一证的治疗除遵循“通”的法则之外,还应注意培补不足。患者月经期腹觉坠痛,腹痛喜温,又见大便稀,可知患者脾气不足,脾阳虚衰。故田淑霄以桃红四物汤为底方,祛瘀活血调经,而其中的芍药又与甘草合成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酸甘化阴,补阴之不足,治一切疼痛之症。再加失笑散、金铃子散行气化瘀止痛以加强止痛之效。同时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薏苡仁、山药健脾止泻,小茴香、桂枝温脾暖宫,温通经脉。若患者经期前后伴有腰痛则加川断、狗脊,经期伴呕吐者加小半夏汤以降逆止呕。(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