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6月23日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第12条桂枝汤证中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在这一条的“桂枝汤”方后注中特别指出:“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笔者认为,这个方后的忌口法则,不能仅仅认为是指服“桂枝汤”后的禁忌,服用其他中药时,都应当考虑到这个经典的忌口法则。
自古以来的中医治病开方后,都非常重视告知病人服药后要注意忌口,这个环节与疗效密切相关,而现在的不少医生不重视向病人交代忌口,以至于影响药效,甚至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
忌口实际上就是指治病服中药时的饮食禁忌。所谓“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就是说在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比较生硬难以消化以及性味属于寒凉的食物;油炸黏腻、肉面、脂肪等易于助湿生痰类的食物;具有辛热发散性味的五种香草类植物,如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及酒等;腥膻如马肉、驴肉、狗肉、羊肉、猪头肉、动物内脏、动物乳类及其制品、鱼、虾、蟹等发物,以及腐败变质或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服中药为什么要忌食这些食物呢?
一是因为药食同源,中药来自于自然,且许多食物也有一定的药性。中医治病是以草木金石药物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来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中药方剂药物寒热温凉的配比是有法度的,而服药期间如果再吃进一些有寒热偏性的食物,会扰乱中药在体内发挥纠正阴阳失衡的功效。
二是因为生病期间,往往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再食生冷油腻,将更伤人体的后天之本,影响胃气的充盛,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危,胃气盛则有助于药力发挥作用,胃气损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而且不能运载药力,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延缓疾病的康复,所以治病及饮食都要时时以固护胃气为第一要义。
三是一些荤腥食物,如鸡、羊、猪头肉、鱼、虾、蟹,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腐败变质或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是俗话所说的“发物”,会诱发旧病宿疾,或加重病情。
张仲景在《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中不仅提出了这个“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的经典忌口法则,而且在论中很多方剂的服药注意事项里也都强调“如桂枝法”,这就是在反复告诫我们在为病人开中药时,一定要注明有何忌口,才有助于药效的正常发挥。正如清代医家章杏云在《饮食辨录》中所说:“病人饮食,藉以滋养胃气,宣行药力,故饮食得宜足为药饵之助,失宜则反与药饵为仇。”也就是说,服中药时,饮食得当,可以促使药效更好地发挥;如果饮食不当,反而会抵消药效或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