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临床医案 > 正文

表里两解治内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7-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表里两解治内热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10月12日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

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参15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栀子12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大枣1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分2次温服。

时隔五月余,患者来诊,诉服上药诸症若失,半月前因外感现又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乡镇卫生院经中西医治疗,症状不见好转而加重。刻诊:身热,满脸通红,饮食如常,烦躁,大便5日未解,疲劳无力,舌暗红,苔白,脉细数。证属阳明内热,治以清热通便。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10克,粳米30克,生晒参15克,火麻仁20克,郁李仁20克,炙甘草10克。上方服3剂而诸症已。

按:病人初由外感,后由于误治而使外邪入里化热,出现身热汗出、烦躁等一系列症状。根据《伤寒论》168条:“伤寒……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由于内热外蒸则身热,上扰则脸红,烦躁,里热伤津则口渴多饮,便干。所以治以清阳明之热兼以润肠通便,方中用生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生晒参、粳米、大枣、炙甘草健胃生津止渴,又使热清而不伤胃,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使内热从下焦而去。

下一篇:滋肝肾愈中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