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临床医案 > 正文

从瘀论治流泪症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7-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从瘀论治流泪症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10月27日

□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

李某,女,55岁。 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西药及泪道冲洗术治疗,效果欠佳。辨证为肝经血瘀,脾气不升。治以化瘀养肝,通经活络,升举脾阳,拟方:全当归30克,生白芍30克,酒赤芍30克,鸡血藤60克,粉葛根30克。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双眼流泪,头晕乏力,纳差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一周,诸症悉愈,数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其华在爪。故流泪症常从肝治,肝之虚实盛衰,常反映于爪甲的色泽。流泪症相当于临床上功能性泪溢,其原因是泪囊周围轮匝肌松弛,其位在眼睑,按中医五轮学说,上下眼睑为肉轮,属脾,故泪囊周围轮匝肌松弛宜从脾治,升举脾阳。患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反应出肝经血瘀,脾气不升,治疗以化瘀养肝,通经活络,升举脾阳为治则,瘀血去,脾气升,药证符,病乃愈。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