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在外科急诊室,经常会碰到外伤患者,每次患者都将伤口包得密不透风,说是“怕感染上破伤风”。
发生外伤,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赶紧严严实实地包扎伤口,生怕得上破伤风,其实人们的这一认识是个误区。
破伤风病是由一种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而造成的。当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后,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肤和黏膜,故破伤风都发生在受伤后。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但是破伤风不会因“风”而感染。
破伤风杆菌本身是一种厌氧菌,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可以消灭它,这种病菌在氧气中是无法存活的。相反,如果将伤口包裹得太严,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正确的做法是:外伤患者在进行初步止血后,只要不再有血液流出,可以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进行表面遮盖,如果尘土较大,更应该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随后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遮盖伤口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避免尘土造成伤口感染,而并不是为了挡风,所以遮盖物没必要太厚重。
延伸阅读:
骨刺的治疗方法
古人对“兔唇”的外科整形术
轻松解决外科疾病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