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外科 > 正文

外科诊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第四节 辨肿、痛、痒、脓、麻木
    外科疾病中的疮疡与皮肤病,局部必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主要包括肿、痛、痒、脓、麻木以及皮肤病的各种损害,而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不同,程度有异。因此,根据这些不同情况,可以分辨疾病的性质,有利于诊断和治疗。但这些症状不是孤立的,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抓住引起这些证候的主要因素,为治疗提供依据。

    一、辨肿

    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临床上常根据肿势的缓急、形态、部位、色泽以及伴随症状,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

    (一)辨肿的外形

    1.局限性

    红肿高突,根围收束,不甚平坦,多为实证、阳证。

    2.弥漫性

    肿势平坦,散漫不聚,边界不清,阳证见之,为邪甚毒势不聚;阴证见之,为气血不充。

    3.全身性

    疮疡溃后而见头面、手足虚浮,为脓出过多,病久气血大耗,脾阳不振所致。

    肿的外形,一般来说,凡病发在皮肤浅表、肌肉之间的,肿势高突而带掀红,发病较快,并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若病发在筋骨、关节之间,肿势平坦而皮色不变,发病较缓,并有难脓、难溃、难敛的特点。

    (二)辨肿的成因

    1.火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2.寒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不红不热,常伴有酸痛。

    3.风

    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

    4.湿

    肿而皮肉重垂胀急,深则按之如烂棉不起,浅则水亮如水疱,搔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5.痰

    肿势或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不红不热。

    6.气

    肿势皮宽内软,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7.郁结

    肿势坚硬如石,或边缘有棱角,形如岩突,不红不热。

    8.瘀血

    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三)辨肿的部位和色泽

    由于发病部位的局部组织有疏松和致密的不同,肿的情况也有差异,如病发于手掌、足底等处,因病处组织较疏,肿势易于蔓延,其肿处每较他处为大而明显;手指部因组织致密,故局部肿势不甚,但其疼痛剧烈;大腿部由于肌肉丰厚,肿势虽甚,但外观不明显。一般浅表的疮肿以赤色为多;而病患在深部的,则以皮色不变者居多,乃至脓熟亦仅透红一点。如疗疮、有头疽等病,在未溃脓时,由红肿色鲜转向暗红而无光泽,由高肿转为平塌下陷,这是邪毒走黄或内陷之危象。

    二、辨痛

    痛由多种因素导致气血凝滞\阻滞不通而成,是疮疡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疼痛增剧与减轻常为病势进展与消退的标志。由于患者邪正盛衰与痛的原因不一,发病部位的深浅不同,疼痛的发作情况也有所不同。临床上需辨别疼痛的成因,并根据疼痛的发作情况、疼痛的性质,与肿势等结合分析病情。

    (一)辨疼痛的成因

    1.热

    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上一篇: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