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 > 正文

感冒药会致血癌 是否有科学依据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5-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很多人都听说长期服用感冒药、退烧药,可能会导致血癌。到底这是不是真的呢?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感冒药、退烧药是我们经常会服用的药物,一年之中谁能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呢?如果服用这些药物能够致癌,那么我们的健康还怎么保障呢?

感冒药会致血癌 是否有科学依据

感冒药会致血癌 是否有科学依据

近日媒体报道,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加患血液系统肿瘤(俗称血癌)的风险。扑热息痛,正是我们所熟悉的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中的主要成分。这不禁使人担忧,增加癌症风险不就说明这药很危险吗?

此前,科学家已经进行了若干有关扑热息痛和其他解热镇痛药与血液系统肿瘤关联的研究。一些研究显示出了长期使用扑热息痛增加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迹象,另一些则认为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因为结论有分歧,再加上研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学术界对此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新闻报道的是一项刚刚公布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了6万多名受试者,样本量足够大,研究方法也是广受认可的,因此结果较为可信。研究结果显示,在每周使用扑热息痛4天以上,且使用超过4年的人群中,血液系统肿瘤的总发生率有显著增加,与不使用药物的人群相比风险增加可达近两倍,可以说这种风险极有可能存在。不过,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那么,这个风险又究竟有多大呢?首先大家应该注意的是,在研究的结论中,只有长期频繁使用扑热息痛(每周>4天,且使用>4年)才会显著增加罹患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如果只是临时使用几次,风险并没有增加。而且,长期大量使用扑热息痛虽然使患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了两倍,但其绝对发生频率并没有增加太多。各种血液系统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多在十万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加倍,发生率至多是十万分之十几,离“吃药就会得癌症”还差得很远。

也就是说,扑热息痛导致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扑热息痛只有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时候才会造成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几率上升,而且上升幅度不大。只要避免长期使用,这种药物依然很安全。

其实,即使不考虑血液系统肿瘤的问题,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也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比如消化道溃疡、肾病、肝脏损伤等。因此,对这类药物切不可过分依赖。如果用药之后发热或疼痛仍不见好转,或者反复发作,就应该及时到医院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编推荐:

强健心脏 哪些运动增强心脏能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