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胎动不安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方中菟丝子、补骨脂补肾助阳而益精气;续断、杜仲、狗脊补肾强腰,安胎止痛;益智仁温肾缩小便;阿胶、艾叶养血暖宫,止血安胎;人参、白术益气载胎。全方共奏补肾助阳,固冲安胎之效。

    二、气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小腹空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精神倦怠,气短懒言,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滑。

    证候分析:气虚冲任不固,胎失摄载,故孕后腰酸腹痛,阴道少量流血;气虚不化,则流血色淡质稀;气虚提挈无力,故小腹空坠;气虚中阳不振,故精神倦怠,气短懒言;清阳不升,则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滑,为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举元煎加续断、桑寄生、阿胶。

    若阴道下血量多者,酌加乌贼骨、艾叶炭以固冲止血。

    三、血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流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滑。

    证候分析:血虚冲任血少,不能养胎,以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下血;血虚不能上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血虚不能充养肌肤,故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细滑,也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血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苎根汤《妇人大全良方》)加川断、桑寄生。

    干地黄、苎麻根、当归、芍药、阿胶、甘草

    方中当归、白芍、干地黄补血和血;甘草和中;阿胶、苎麻根养血止血安胎;配续断、桑寄生补肾固冲安胎。诸药合用,有补血和血,固冲安胎之效。

    若气血两虚者,症见孕后腰腹坠痛,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宜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方用胎元饮(《景岳全书》)。

    人参、当归、杜仲、白芍、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

    方中八珍汤去川芎、茯苓以补益气血;配杜仲补肾安胎;陈皮理气和中,使补而不滞。

    诸药合用,补益气血,固肾安胎,使胎元内有载养,自无不安之患。

    四、血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血色深红或鲜红,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损伤胎气,而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阴道少量流血,血色紫红或鲜红;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热伤津液,故口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安胎。

    方药举例:保阴煎。

    若下血较多者,酌加阿胶、旱莲草、地榆炭凉血止血;腰痛甚者,酌加菟丝子、桑寄生固肾安胎。

    五、外伤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跌仆闪挫,或劳力过度,继发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证候分析:孕后起居不慎,或跌仆闪挫,或为劳力所伤,以致气血紊乱,气乱则胎失所载,血乱则胎失所养,是以胎元内失摄养而不固,故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气血紊乱,冲任不固,故阴道下血;气耗血伤,则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上一篇:阴户玉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