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概述】
由于卵巢不排卵而导致不孕者,称为“无排卵不孕”。影响卵巢功能紊乱而导致不排卵的因素有:①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②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无排卵性月经,闭经等;③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卵巢功能导致不排卵。中医认为不孕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调,导致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影响天癸,冲任二脉功能失常而致。肾藏精、主生殖,牌生血,肝藏血,血化精,故肝脾血少,可影响肾的生精成孕功能。肾在生精、成孕和主月经中都起主导作用。
【病因病理】
1.肾虚阳衰 肾为生殖之本,天癸之源,如先天禀赋不足,出现肾虚阳衰,而致精乏,天癸不足,不能生精成孕。
2.脾肾阳虚 牌为水谷之海,生血之源,如脾虚及肾,以致脾不生血,无血化精而不孕。
3.肝肾不足 肝藏血,主疏泄,如肝失藏血,气血失和,冲任失调而致不孕。
4.肝肾阴虚 平素不慎房事,或流产后将息失宜,而致肝肾阴精损耗,冲任失养而不孕。
5 肝郁肾亏 肝气郁结则疏泄失常,气血失和,肾亏则不能摄精受孕而致不孕。
6.肾虚痰盛 肾虚不能摄精成孕,痰盛则脂膜壅滞冲任,故而不孕。
【诊断要点】
1.有月经失调症状,如月经稀少、闭经等。
2.根据BBT、宫颈黏液结晶、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血内分泌激素测定及B超监测排卵等检查,都提示卵巢无排卵。
【辩证分型】
1.肾虚阳衰 婚后不孕,精神疲惫,形寒肢冷,初潮迟至,月经不调,带下清稀,腰膝酸软。苔薄,舌淡,脉沉细而弱。
2.脾肾阳虚 婚后不孕,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腰膝酸软,肢体肿胀,月经不调。苔薄白,舌淡,脉细沉无力。
3.肝肾不足 婚后不孕,形体纤弱,头晕耳呜,月经后期,量少色红,或带下赤白。苔薄,舌淡红,脉沉细。
4.肝肾阴虚 婚久不孕,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月经失调。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细而数。
5.肝郁肾亏 婚久不孕,抑郁寡语,月经失调,经前乳胀或有结块,少腹滞胀。苔薄,脉细弦。
6.肾虚痰盛 婚久不孕,形体肥胖,喉痰黏腻,神倦乏力,肢体沉重或嗜睡,月经稀少,带多如涕,性欲淡漠。苔薄腻,舌胖,脉细滑无力。
【分型治疗】
1.肾虚阳衰治法:温肾助阳,益精种子。
方药:右归丸加减。
大熟地15克 淮山药12克 山茱萸9克 枸杞子12克 杜仲12克 鹿角霜9克(包煎)菟丝子12克 当归9克 制附子9克(先煎)仙灵脾9克 巴戟肉10克 黄芪15克加减:四肢不温、小腹冷痛,大便溏薄者,加炮姜5克、吴萸6克、紫石英15克、乌药9克;腰脊酸冷,性欲淡漠,精神萎靡者,加党参15克、锁阳12克、巴戟12克;肾虚阳衰腰酸溲清,四肢过冷,少气者,加肉苁蓉9克、菟丝子12克、覆盆子12克、党参12克、肉桂5克、银龙骨15克(先煎);月经量多如崩,色淡清稀者,加黄芪30克、煅牡蛎30克(先煎)、赤石脂15克、巴戟天12克。
2.脾肾阳虚治法:健脾温肾,助阳种子。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角霜10克(包煎)菟丝子12克 黄芪12克 党参12克 肉桂3克(后下)桑嫖蛸12克肉苁蓉10克 潼蒺藜12克 白术10克 当归9克 淮山药10克加减: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炮姜6克、补骨脂12克;带多者,加薏苡仁12克、芡实12克、牡蛎30克(先煎);月经前期者,加香附12克;月经中期者,加赤芍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