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概述】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乳汁不下”;产后乳汁未经婴儿吮吸而时时溢出,称为“漏乳”或“乳汁自溢”。
【病因病理】
产后乳出异常之病因病理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失常及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有关。
1.气虚失固 产后脾气虚弱,中气不足,固摄无权,乳汁随化随出,则乳汁自溢。
2.气血虚弱 产后体弱,气血两亏,化源不足,或分娩失血过多汽血亏虚,不能化为乳汁,因而乳汁甚少或全无。
3.肝郁气滞 产后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乳汁壅阻不下,因而乳汁不行。
4.肝郁化火 郁怒伤肝,肝火亢盛,疏泄太过,逼乳外溢。
【诊断要点】
1.产后乳汁量少或全无,或不经婴儿吮吸及挤压而不断外溢,均为产后乳出异常。
2.产后乳汁量少,甚或全无是缺乳症之特点,但应与乳痈相鉴别。乳痈初起恶寒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继则化脓溃破成痈。缺乳则无此症,可资鉴别。
3.产后乳汁不经婴儿吮吸或挤压而自然溢出为漏乳症之特点。但须与溢乳相鉴别,溢乳发生于妊娠期,则属“乳泣”,溢乳症也可因肿瘤引起,如垂体瘤,如溢出为血性液,乳房有块者,应警惕乳癌,对以上异常之溢乳,应结合有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诊断。
【辩证分型】
1.气虚失固 产后乳汁自溢,乳房柔软,乳汁清稀,神疲气短,苔薄舌淡,脉细弱。
2.气血虚弱 产后无乳,或乳汁点滴清稀,乳房松软,面色(白光)白,头晕乏力,纳谷欠馨。苔薄,脉细弱。
3.肝郁气滞 产后乳汁不行或量少不畅,乳房胀硬而痛,痛引两胁,胸闷心烦。苔薄黄,脉弦。
4.肝郁化火 产后乳汁自出,量多且稠。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头胀目赤,口干喜饮,溲赤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数。
【分型治疗】
1.气虚失固治法:益气摄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15克 白术12克 陈皮6克 升麻5克当归12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0克 煅龙牡各30克加减:乳溢不止者,加英实12克、金樱子10克。
2.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生乳。
方药:通乳丹加减。
党参9克 黄芪12克 当归10克 川芎6克麦冬10克 木通6克 桔梗6克 白芷12克猪蹄1对加减:畏寒肢冷者,加鹿角片12克(先煎)。
3.肝郁气滞治法:疏肝解郁通乳。
方药:下乳涌泉散加减。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0克 柴胡6克 花粉10克 漏芦15克 桔梗10克 通草6克 白芷12克 炙山甲12克 王不留行12克炙甘草5克加减:胸闷胁胀心烦者,加郁金10克、枳壳10克、山栀10克。
4.肝郁化火治法:清肝泄热敛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克 山栀10克 柴胡6克 黄芩10克 竹叶6克 甘草3克 全瓜萎12克(切)赤芍10克 木通6克 丹参10克 炒麦芽15克加减:头胀目赤者,加菊花6克、桑叶6克;溲赤者,加泽泻10克、锐蓄10克;乳溢不止者,加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煅龙牡各30克(先煎);口疮咽痛者,加黄连3克、玄参12克、板蓝根15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3次,每次6克,吞服。适用于气虚失固之缺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