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医妇科 > 正文

月经先期失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月经周期每月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但月经的经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先期,属月经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如月经周期仅提前3~5天,亦无其他明显症状者,属正常范围。如果月经周期偶然超前一次的不作月经先期论治。本病可见于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黄体功能不足、放环后月经失调、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病因病理】
    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气虚和血热。因为气有摄血功能,气虚则不能摄血,冲任二脉失去调节和固摄功能;血得热则妄行,故血热可使经血运行紊乱而妄行,均可致月经提前。引起气虚和血热的病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虚 由于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极,均可损伤脾气,而使脾虚气弱,冲任不固,无力统摄经血,以致月经提前而行。
    2.血热 如素体阳热偏盛域过食辛辣助阳之品,可使热伏于冲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经提前而行,此属实热所致。如经常急躁郁怒可以伤肝,使肝火妄动,影响血海和冲任对月经的调节功能而致月经先期,也属实热。如素体阴虚内热,或久病阴亏,或因失血后伤阴,均可使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而致月经先期。

    【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经期和经量基本正常,如偶然一次月经周期提前不列入本病。
    2.如月经周期提前到10余天的,应与月经中期(排卵期)出血鉴别。经问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经中期均出血,出血持续1~2小时或2~3天,流血量一般较少。
    3.黄体功能不健是由于黄体发育不良,提早萎缩,故表现为月经周期短,提前来潮,有时伴月经量增多、流产、不孕等症。基础体温呈双相,黄体期体温持续时间短,血内分泌检查孕酮水平降低。
    4.放环后月经失调(包括月经先期),该病患者放环前月经正常,放环后出现月经先期及伴随症状。
    5.慢性盆腔炎常导致卵巢功能失调,表现为月经失调,经常下腹一侧或双侧疼痛、腰酸、带多,或低热。妇科检查时下腹双侧有压痛,附件增厚或有包块,盆腔B超提示附件区有界限不清之包块或增厚黏连组织。

    【辩证分型】
本病临床主要分气虚型和血热型,但血热又分实热型、肝热型和虚热型。
    1.气虚型 月经先期,经色淡红,质清稀薄,或伴量多,面色皖白,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少气懒言,纳少便演。苔薄,舌质淡,脉细无力。
    2.实热型 月经先期,经色深红,经质黏稠,或伴量多,烦躁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苔黄,舌质红,脉数。
    3. 肝热型 月经提前,经色紫红,有血块,或伴经量多。胸闷胁胀,乳房胀痛,心烦急躁,或口苦咽干。苔薄黄,舌红,脉弦数。4.虚热型 月经先期,色红,或伴经量增多,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苔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型治疗】
    月经先期常伴经量增多,治疗时应重视经量的变化,恰当增加减少月经量的药物,如仙鹤草、旱莲草、地榆、生地、生蒲黄等。
    1.气虚治法:补气摄血调经。
    方药:圣愈汤加减。
    党参12克 黄芪30克 当归身12克 川芎6克 炒白芍10克 炒熟地15克 仙鹤草30克升麻6克 柴胡9克 白术10克 陈皮6克陈阿胶12克(烊冲)炒枣仁10克2.实热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清经散加减。
    丹皮10克 地骨皮10克 生白芍10克 生地12克 黄柏6克 茯苓10克 生地偷15克加减:便秘心烦者加生山桅12克或生大黄3克(后下);小便热赤者加六一散9克(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