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加减。常用药:黄芩、金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大黄通腑泻火,竹叶清心除烦,薄荷升散郁火、外解表热,甘草和中解毒。发热恶风、咽红,加牛蒡子、土牛膝根、桔梗;咳嗽加杏仁、奉叶、前胡。大便不实,去大黄,加生石膏、玄参、赤茯苓。
2.心火上炎
证候:舌上、舌边溃疡较多,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分析:舌乃心之苗,手少阴之经通于舌。心火炽盛,热毒循经上炎,故发为口疮,色红疼痛。心火内盛,津液受劫,故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均为心火炽盛之象。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导赤汤加减。常用药:黄连泻心火,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除烦,木通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心烦不安加连翘、朱灯心清心泻火除烦;口干欲饮加生石膏、芦根、天花粉清热生津;小便短黄加车前子、茯苓、滑石利尿泄热。
3.虚火上炎
证候:口舌溃疡或糜烂,稀散色淡,不甚疼痛,反复发作或迁延难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分析:婴儿体禀虚弱,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故见口舌溃疡或糜烂,不甚疼痛,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知母、黄柏清热降火,佐牛膝引火下行。若久泻之后,脾肾大虚,无根之火上浮,而见口舌生疮,神疲面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者,改用理中汤加肉桂以温补脾肾,引火归原。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小儿化毒散每服2—3g,1日2-3次。用于口疮实证。
2.牛黄解毒片每服2—4片,1日2-3次。用于口疮实证。
3.知柏地黄丸每服2—3g,1日2-3次。用于虚火上炎证。
二、单方验方
1.一枝黄花、大青叶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用于口疮实证。
2.大青叶、鲜生地、生石膏(先煎)、芦根各30g,玄参、赤芍药、丹皮各l0g,生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用于口疮实证伴发热者。
三、药物外治
1.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绿袍散、西瓜霜喷剂,任选一种搽口腔患处。
2.野菊花、金银花、薄荷、连翘、板蓝根各l0g,玄参15g,加水1000mL煎沸。待温后含漱,每次至少含漱3分钟,每日3—5次。用于口疮实证。
3.蛋黄油新鲜鸡蛋煮熟取黄,文火煎出蛋黄油,外敷溃疡面上。实证、虚证均可用,用于溃疡日久不敛者更佳。
4.吴茱萸粉5g,陈醋适量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两足涌泉穴,翌晨去除。用于虚火上炎证。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应经常消毒。
2.食物宜新鲜、清洁,不宜过食辛辣炙?及肥甘厚腻之品。
3.初生儿及小婴儿口腔粘膜娇嫩,·清洁口腔时,不应用粗硬布帛拭口,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口腔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