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受疫邪症状:起病较急,高热烦渴,谚妄神昏,反复抽搐,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弦数。
征候分析:感疫疠之邪,常发于春季,属春温范畴。气分热盛,故高热烦渴。邪热传入营血,肝风内动,故神识昏迷,反复抽搐,肌肤发斑。气分热炽,则舌苔黄燥,血分有热则舌质红绛。脉弦数为肝经有热,血分热盛。常见于春季的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 湿热疫毒症状:起病急骤,高热,谵妄,呕吐,腹痛,神识不清,反复惊厥,排出的大便腥臭挟脓血,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疫毒之邪窒滞肠间,气机受阻,胃失和降,故高热、腹痛、呕吐。邪郁肠间,血络受损,则大便腥臭挟脓血。疫邪化火,内迫营血,蒙蔽清窍,肝风内动,故神昏抽搐。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疫毒之邪内蕴之征。常见于中毒性菌痢。
5.惊恐惊风症状:面色时青时赤,惊惕频作,甚则抽搐,偶有发热,大便色青,舌苔薄,脉稍数。
证候分析:本证常发生于婴幼儿,体质较虚弱者。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易受惊吓。心主火,其色赤,肝主风,其色青,心肝气盛坝u面色时青时赤,大便色青。心气受损,气机逆乱,痰浊内生,故频作惊惕。气机逆乱,痰浊郁滞,上蒙清阳,内动肝风测发为抽搐。脉稍数为惊则气乱所致。
【分型治疗】
1.感受风邪治则,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主方:银翘散加减。
加减:抽搐较频,加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壮热不退,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15克;咳嗽有痰,加前胡6克、鱼腥草15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疏散风热之邪的方剂。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竹叶清热,薄荷、淡豆豉、荆芥辛凉解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利咽,芦根清热生津。本方只有解表退热作用,但没有熄风镇惊之功,因此出现抽搐,必须加入钩藤、山羊角、石决明等。
处方举例:
银花 10克 连翘 10克 荆芥 10克 薄荷 6克(后下)黄芩10克 板蓝根30克 生石膏30克 钩藤10克(后下)山羊角30克(先煎)僵蚕10克 桔梗3克 生甘草6克
2.感受暑温治则:清暑解毒,熄风开窍。
主方: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加减:呕吐较频,加玉枢丹0.9克(吞服);反复抽搐,加至宝丹1/2~l粒(吞服);神识昏迷,加安宫牛黄九1/2~1粒(吞服);舌苔黄腻,加黄连3克、厚朴10克。
主方分析:白虎汤为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要方,而羚角钩藤汤则为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方,两方合用则可起清暑解毒,熄风开窍的作用。但两方中清热解毒的中药,仅知母、菊花,处方时可予增加。
处方举例:
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 黄连3克 板蓝根30克 大青叶15克 菊花10克 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生地10克 白芍10克 茯神10克 生甘草6克
3.感受疫邪治则:清热解毒,凉肝熄风。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加减:抽搐不已者,加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表邪未解,加香薷10克、银花10克;
昏迷抽搐,可选用安宫牛黄丸1/2~1粒(吞服)、神犀丹1/2~l粒(吞服)。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要方。
全方综合了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药物加减组成,故既有白虎汤大清气热,又有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解毒及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解毒的作用。
处方举例:
生石膏30克 生地10克 山桅10克 黄芩10克 知母10克 赤芍10克 玄参10克 丹皮10克 水牛角30克(先煎)黄连3克 连翘10克 生甘草6克4. 湿热疫毒治则:清热化湿,解毒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