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教授首先明确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定义。他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是影响人民身心健康的性行为都是不安全的,包括计划外怀孕、心脏病人的性行为等;从狭义上讲,不安全性行为主要指容易引起性病、艾滋病的为。他觉得这份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与目前全球及我国的实际基本上是一致的。
与新伴侣的不安全性行为
1. 41%的人与新伴侣有过不安全性行为
尽管性传播疾病的传播范围在不断扩大,全球仍有41%的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与新伴侣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捷克人在这方面最冒险,65%的人坦率地承认自己曾与新伴侣有过不安全性行为。意大利人最谨慎,也有19%的人曾与新伴侣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
中国内地位居第三,59%的被调查者有过跟初次见面的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台湾列第五,比例为47%;香港的比例为28%。
2. 15%的人与新伴侣在第一夜发生性行为
全球范围内,共有1/4的人表示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个月内发生性行为,其中15%的人承认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夜发生性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男性(20%)身上比女性(7%)更容易发生。
俄罗斯人在这一问题上最随意,中医诊疗网%的人表示愿意在与新伴侣认识的第一夜发生性行为。在中国内地,人们与新伴侣发生性行为的时间比例依次是:第一夜7%,第一周10%,第一个月16%,第一季度17%,头半年15%,第一年8%,一年后8%,同居或结婚后19%。
对此,教授觉得性开放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是性开放并不等于性放纵。我们应该懂得开放什么、怎样开放。而我国的一些青年人对于性的确非常随便,没有意识到性行为不是单纯追求快乐,而应是一种责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