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性生理 > 女性性生理 > 乳房 > 正文

关爱乳房,从日常生活做起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0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因为烟草、酒精和过高的蛋白、高脂肪的摄入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内免疫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体育锻炼还可以达到合理控制体重的目的,降低因肥胖增加的乳腺癌的发病危险。体育锻炼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第三,保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以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态。研究表明,长期的负性情绪及过高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多学习掌握乳腺疾病知识

  乳房是位于体表的器官,病变在很早期即可容易发现,目前许多人由于对于乳腺疾病知识的匮乏,导致乳腺癌等疾病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而没有被认识,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专家认为应该了解并掌握以下科普常识。

  第一,养成良好的体检习惯。养成良好的乳腺自检习惯和正规的体检相结合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最佳方法。美国癌症协会推荐:乳腺临床检查20至40岁每3年一次,40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50岁以上每年拍一次乳腺钼靶片。正因为这样的监测机制,美国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警惕身体内出现的异常信号。当发现乳腺出现肿块、乳头溢液(尤其血性或清水样溢液)、乳头轻度回缩或糜烂、乳房皮肤轻度凹陷或隆起、乳腺局限性增生经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或不随月经周期变化等信号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当有上述情况出现时,应及早到乳腺专科就诊。

  第三,了解乳腺癌的诊疗常识,避免陷入防治误区。

  目前普遍存在的第一个误区是:“重仪器轻体检”。人们往往以超声、CT、核磁等其它仪器检查代替临床医师的乳房体检。事实上,无论何种仪器检查均存在着一定的误诊率。正确的诊断必须依据临床医师查体和必要的仪器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重仪器轻体检”的结果导致了一部分乳腺癌的漏诊。

  误区之二:手术至上。不少人至今仍认为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对于化疗、内分泌治疗这些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随意摒弃或不规范应用。

  误区之三:盲目轻信“偏方”、“秘方”、“抗癌中药”等。中医中药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状况,增加免疫力,降低化疗、放疗的副反应确有一定的益处,但其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并不确切,盲目夸大中医中药的抗癌作用是不科学的。在临床工作中,看到一些患者盲目依赖“中医秘方”而回避化疗、手术等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了病情的延误,酿成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日常乳房保健小知识

  一是,选择质地柔软、大小合体的乳罩,使乳房得到很好的固定、支撑。以既可以托住并保护乳房,又不致使乳腺血流受阻为最佳。最好选择吊带较宽的胸罩,平时窄带和宽带交替使用,穿戴时不宜过紧,经常更换吊带佩带的位置。胸罩的材料应选择细软的布料,不宜加硬衬,以免擦伤乳头。睡觉时应解去胸罩,使胸部得到放松。

  二是,注意乳房的清洁,洗澡时要避免用热水刺激乳房,更不要在热水中长时间浸泡,洗澡的水温以27℃左右为宜。

  三是,行端坐正,保持优美的体态,特别是不能含胸,应挺胸、抬头、收腹、直膝。

  四是,避免用力抓捏、挤压、冲撞乳房。女性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学习时,会出现乳房闷胀刺痛、胸背组织酸涩等症状,应该注意做工间操和适当的活动。

  五是,养成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镜前检查站立,双臂垂放两侧,观察乳房外形,正常的弧形轮廓是否变得不规整,有没有桔皮样的小凹点,或是有—小陷窝,挤压时有无液体从乳头溢出。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卧位检查平躺在床上,以乳头为中心,用指腹按顺时针方向紧贴皮肤做循环按摩。检查时用力要均匀,以手指能触压到肋骨为宜。如果发现有结节,包块,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实习编辑:陈冬萍)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