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性心理 > 青春期性心理 > 正文

青春期:性心理,性行为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其思维特征表现在:自我为中心,即幼儿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对事物唯一的看法就是他自己的看法;刻板性,即幼儿的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结果产生不合逻辑的推理,不可逆性,即对时间的理解只能顺推下去,不易逆转回来;转导推理,即他们从一个特定的事物推论到另一个特定的事物,从不考虑一般;相对具体性,即幼儿是依赖表象进行思维,是形象思维,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3、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随着幼儿生活和需要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愈来愈分化,内容日益丰富,体验逐渐深刻,表现形式也就越见复杂。其表现特点为:冲动性。即处于激情状态,随时爆发不能自控;易变性。即情绪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表现出喜怒无常;受感染性。即本身的情绪常受到周围人情绪的影响;明显外露。即常常会毫无掩饰地表露自己的情绪。

  幼儿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逐步形成,并开始发展。高级情感可以分为美感、理智感、道德感。幼儿美感表现在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环境、服装有一定的感受,活动中可以产生美的体验,能够欣赏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理智感明显表现在求知欲上,道德感则主要体现在参与集体生活和活动中能逐渐掌握行为规则,维护道德标准,对“好人”“坏人”也有鲜明的态度。

  4、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在自我意识中,反映着儿童对自己在周围环境中所处地位的理解,反映着幼儿评价自己实际行动的能力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注意。自我意识使每个幼儿形成具体、独特的个性。

  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自我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从片面性的评价到较全面性的评价;从过高评价自己到谦虚评价。上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变化趋势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水平和个性品质的提高。

  二、婴幼儿期性心理

  (一)婴儿期性心理——无意识性愉快体验

  以前人们有一种误解,以为在儿童时代,尤其是婴儿期性冲动是不存在的。现在虽然有些人已经改变了这种看法,但仍认为此种存在并不是正常的存在。那么,婴儿期到底是否存在性心理呢?其表现有何特点呢?其性角色的发育由何种因素影响呢?

  著名的英国性心理学家霭理士(Eliis)曾在他的《性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在婴儿出生不久,生殖器官感受性刺激的自然倾向已经有一个基本的变异的范围。在初生的婴儿,这一部分也往往感觉到刺激……这是很寻常的事。”弗洛伊德也认为,就人的个体来说,他的性生活早在婴儿期就开始了,而不是从成熟期才开始的。

  许多学者的观察发现,一周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常出现生殖器官的手淫行为。还可以见到手淫时出现性高潮现象。可见,婴儿期存在性问题。这种性的问题取决于性器官决定的性别差异,是在性身份的确立的生理特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性心理表现特点是无意识的性愉乐体验。它和婴儿早期与父母关系直接相关。

  婴儿出生前,父母和胎儿并无直接的肉体接触。在一部分家庭中,孩子出世时,父亲在场。但在更多的家庭中,父亲没有与妻子共享这一经历。做父亲的无法体验胎儿在母体体内时,母亲的那种兴奋、那种感受。婴儿出生后,由于母亲哺乳,照顾孩子,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的机会、方式均比父亲多,因此,婴儿与父亲和婴儿与母亲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产生不平衡的局面。而这种不平衡局面还继续维持下去。这对婴儿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般看来,婴儿吸乳只是生来所具有的一种本能反应,或简单作为提供营养的一种自然手段。但多数性心理专家认为,婴儿吸乳,含有性的因素。婴儿在吸乳时,其嘴唇与母亲的乳头发生接触之际,婴儿势必感觉到极度的愉快。大家知道,对于哺乳期的婴儿来说,吸乳是防止婴儿哭闹的最好办法。婴儿吸不到乳头时,往往喜欢吸大拇指。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给婴儿提供一些快感。

  由于口部到了成人时期是一个性欲部位,故一些性心理学专家把口部作为婴儿期“性欲”快感中心。弗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引论.精神病通论》一书中写道:“当婴儿在怀抱内熟睡,感到满足的时侯,他那舒服的神情和成年时体验到性满足后的神情相似”。“吃奶吸乳乃是整个性生活的最早期的表现形式,是后来各种性满足的雏型”。

  弗洛伊德还在其《幼儿的性欲》一文中,把口和与口唇相连的部分称为“口部性快感区”。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我们研究婴儿性心理具有一定意义。

  对于婴儿来说,伴随着生理的发育,身体的长高,其感知觉、思维、情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其性心理的发展的这种无意识的性愉快体验,与其他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二)幼儿期性心理——性意识的蕴育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物因素(先天的染色体组成和生殖器官结构)只是决定了婴儿的性身份,但如何发展性心理和进入性角色,在后天,尤其是幼儿期,学习会起重要的作用。此阶段是性意识的蕴育阶段,其性愉快体验从无意向有意转化,逐渐认识到性器官的差异,识别性身份,并开始意识到性角色。弗洛伊德将此期称之为“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打下往后一切性的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1、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发育特点

  性身份就是一个人的性别身份,是一个人感到自身是男是女的方式;而性角色则是性身份被人所描述或者被自身所证实的方式。一般性身份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就已确立,幼儿能够识别自己是男还是女。同时,他们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角色。也即自己应该扮演男性,还是女性角色。

  幼儿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发育途径是比较复杂的。幼儿对性的认识受到父母、社会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同龄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幼儿本身的个性因素。

  一般性身份的主要决定因素到18个月时就已充分发育。随着幼儿语言机能的发育,感知觉的发展,通过和周围环境的接触,不 0

  到了三岁或更早一些,幼儿在家庭和周围的环境里开始意识到性角色,父母的态度及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对性色角的识别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不能恰当地打扮孩子,或者硬要按照自己的性别愿望打扮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甚至将女孩当男孩抚养,男孩当女孩抚养,在取名、购买玩具、对幼儿谈话,对其行为要求以及做游戏中不能以幼儿正常性角色去强化,最终造成孩子性角色识别障碍,成年后往往导致性变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