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3岁男孩阿尔菲·帕顿,与15岁女友仙黛尔生下一女。
“英国13岁小爸爸”的社会看点
布朗批评13岁爸爸让媒体汗颜
层出不穷的青少年早孕及犯罪现象表明,在一个放任自由的社会,其整体道德底线也终会被模糊化。“少年爸爸”事件只是这一社会病的急性发作。
连日来,英国“13岁爸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相关的最新进展是,该事件被爆是则假新闻。
但为什么消息一出,人们普遍选择了相信?
尽管男主角帕滕是“无辜”的,但与此有关的一些细节同样让人触目惊心。暂不论女主角年幼产子,而这名“小妈妈”长期与多名男童发生性关系。从多达8名少年走出来自认是“经手人”可见,就算父亲真不是帕滕,也很有可能是女主角其他的某个性伴侣,同样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实际上,英国青少年性泛滥的问题早已有之。据报道,英国平均每年有超过7000名16岁以下的少女怀孕,未成年妈妈人数高居西欧榜首。
英国的青少年教育在西方一直为人所质疑甚至诟病。去年联合国一份报告显示,从健康与安全状况、文化教育水平、家庭和伙伴关系等方面来看,英国青少年的表现在21个发达国家中总体列最后一位。其中,9.4%的未成年人在15岁至19岁之间甚至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报告还提到,英国父母很少有时间同孩子一起吃晚餐。
大环境如此,那位放任未成年女儿与别人发生关系的母亲,恐怕也并不是特例。
事实上,英国青少年问题早已引起政府重视。2003年,英国通过新的《性侵犯法》,以保护儿童与青少年免受不当性侵犯,但成效并不明显。去年的统计显示,英国38.1%的未成年人有过性行为,且生育率高达28%。
英国青少年问题何以如此难以解决?归根结底,在于英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背景。世人皆知,这片土地上既有彬彬有礼的绅士,也有臭名昭著的足球流氓;既保存了以王室为代表的传统贵族,也充斥着数目惊人的“问题”少年;既孕育出罗素、培根们的智慧思想,也催生了以《太阳报》为典型的低俗文化。而可悲的是,如今我们看到的,似乎更多是它病态的一面。
本来,崇尚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是英国社会的主流价值,正是这种观念促成了英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然而,层出不穷的青少年早孕及犯罪现象表明,至少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这种“自由”未能得到公共理性的有效选择与约束。而在一个放任自由的社会,其整体道德底线也终会被模糊化。于是可以看到,一则青少年丑闻能被随意制造、贩卖和炒作。
从这个角度上说,英国真的“病”了,这种“病”同时表现出“现代病”的特征。心理学家西格曼在最新一期《生物学家》上发表报告说:“英国大多数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身心都在与他人脱节。他们听着音乐、发着短信、上网浏览信息,彼此语言和眼神交流越来越少。”的确,快餐消费、信息爆炸、娱乐至死……全球化的冲击加剧了这种“病”的蔓延,也让英国人越来越远离保守、谨慎、克制的民族传统,变得随波逐流。
“少年爸爸”事件只是这一社会病的急性发作。所幸,英国全民开始围绕这一话题反思“社会的沦落”,试图寻找根治药方。
事实上,类似青少年问题并非英国独有。就未成年少女怀孕率来说,美国比英国更高,达到4.4%左右。未成年少女怀孕呈“全球化”趋势,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20岁以下的女孩怀孕。
英国“少年爸爸”事件再次为全世界青少年教育问题敲响了警钟。
(实习编辑:游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