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两性健康 > 性教育 > 青春期性教育 > 正文

性教育缺失或成青少年性犯罪高发重要原因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2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不久前,由上海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专门为10岁至19岁青少年的性问题开办的免费门诊,因为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屈指可数,利用率太低,在经历了5年的惨淡经营后最终关门。

  一方面是“少女妈妈”问题屡见报端,另一方面却是社会公益机构提供的青少年性健康服务“无人问津”,类似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上海,各地都曾遇到这样的尴尬。

  专家呼吁,只有学校和教师方面的态度改变了,相关知识传播的渠道才会变得有效和通畅。相反,如果学校只注重升学率,不愿意尝试青春期教育,而家长又过分地依赖学校,恐怕性教育所面临的窘境将难以改观。

  青少年性教育滞后问题凸显

  上海少女意外怀孕热线的张峥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每年暑期过后,少女意外怀孕热线的咨询量往往会有规律地上升,网络的普及让年轻人的性观念日益开放,对性对象的身份背景一无所知,只好找热线救助。

  上海洋泾高级中学心理社社长柳鹏云对校内高一、高二年级的近60名同学做了关于性教育的调查,80%以上的学生表示,他们是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逾70%的学生表示“不想与家长和老师讨论性知识”。柳鹏云认为,网络上跟性有关的内容,不良信息占据多数,所以同学们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大增加,却没有学习正规的性教育知识。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认为,当代学生身体发育的时间比10年前提前了近两年,然而,他们在性心理成熟和性知识的掌握上却没有同步发展。一旦发生性行为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面临着更高的意外怀孕和感染各类性传播疾病的危险。

  上海律师朱小锋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未成年性犯罪者中有95%的人都对性健康知识包括法制等方面的知识处于缺乏或根本无知状态。在不良性文化,成年人不良性行为、性观念的侵蚀下,特别是大量色情、淫秽内容的物品泛滥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性爱描写,网络中的相关图片、视听资料等信息给了未成年人以视觉上、生理上强烈地冲击和刺激,使他们在满足好奇、猎奇心理的同时,又受到负面示范引导,直接导致未成年人发生不良性行为以致发生性犯罪。

  一些老师家长谈性色变

  据了解,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和共青团上海市委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主办的“少女护花,健康成长”活动,在推广之初也遭遇阻力。普教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说,“护花项目”其中一项内容是发放干预危险性行为的宣传页——《护花手册》,内容涉及什么是性、避孕的具体方法、没有避孕或安全套使用失效怎么办、排卵期怎么计算、如何拒绝男生的性要求等。“都是些最普通不过的科学常识,但不少老师、家长一看便大惊失色,一名家长强硬表态:‘这样的资料坚决不能发给学生,我的孩子很乖,不懂这些东西。’”

  上海中职学校预防危险性行为课题组公布的一份对10所中职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很多教师不能坦然面对“性”这一话题,认为自己能解决的教师仅占5%。对于直接面对学生接受性知识教育的问题,大多数采取尽可能回避的态度,近四分之一的老师拒绝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部分学校领导对中职学生性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略显偏低,30%的学校没有专门部门开展中职学生性知识教育。另外,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曾对该校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家长对孩子主动进行性教育的只占19%,33%的家长完全不了解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沈之菲认为,正确的性教育应该包含4个层面:守身教育;安全性行为;男女交往和情感问题;人格成长问题,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社会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获得正确性教育知识的主体。

  洋泾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徐琳说:“我们需打破固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一旦出现异性交往过密的行为,就应进行严厉制裁。事实上,绝大多数青少年仅仅出于对异性的强烈好奇及由衷钦慕,由于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性诱惑难以抗拒而迫不及待地渴求探索异性的奥秘。”

  青少年性教育不冒进但要推进

  “我们对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不应该局限于青春期生理知识的介绍,更应该重视包括学习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和情感辅导,拒绝不良诱惑的技能,责任感的教育等。”沈之菲说,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性健康教育内容与其成长过程的紧密相关性和实用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沈之菲建议,青少年性教育“不冒进但还是要推进”,要做到“三管齐下”。一方面,要以学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性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提升全体教师性知识及性教育水平;最后还要开展家长培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

  朱小锋律师认为,首先家长要改变观念,加强性健康知识的学习,培养好自身的性心理、性行为,应当充分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性意识、性心理,破除“回避”意识、“神秘”意识,不应将性问题特殊化,应正确面对性问题,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性生理发展,并对子女青春期期间产生的性生理、心理现象,以积极的态度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其次要提高学校性教育的水平,必须培养专门的性教育人才,并提高性知识教材的质量和水平。对性教育教材的编制应规范,应根据不同年龄、年级的实际特点及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编制不同程度内容、不同教法的教材教案,使被教育者真正从培养良好性品德、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性知识方面获益。第三,未成年人应当自觉培养和不断提高预防性犯罪和性侵害的意识,自觉接受法制教育,了解性法律知识,充分认识不良行为以及性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不纵容自己发生不良性行为,使自己安全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实习编辑:游建有)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