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248例,年龄22~43岁,平均36岁。均因婚后不育就诊,化验精液常规1~3次,均未见精子。248例中:行单侧附睾穿刺85例,双侧附睾穿刺163例。
附睾穿刺既可作为确定无精症患者是否为梗阻性的诊断依据,又可为辅助生殖技术提供精子。笔者自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为 248例无精症患者行附睾穿刺,特总结分析如下。
患者平卧,两下肢略分开。会阴部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将附睾捏至阴囊皮下,右手执已抽得0.5毫升EBSS培养液(由Sigma公司提供)的小注射器,垂直或呈15°角刺入附睾约lcm,回抽并拔出注射器。穿刺处以无菌敷料压迫、覆盖。将抽出液滴于载玻片上镜检,若有精子且质量较好,可立即冷冻于液氮罐内。
规范的附睾穿刺损伤轻微、操作简便,术后不易产生粘连、瘢痕等并发症,并可反复进行穿刺取得较多精子。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酌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发生。
讨论
一、—般资料
二、方法
正常情况下,睾丸中精子细胞变为成形精子,经释精活动,被排放至管腔,缓缓地被动送向睾丸网,再经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管。 而位于附睾尾部的附睾管,壁薄腔大,人类生殖道中精子的50%~ 80%储存在此处(1)倘若精液常规检查未见精子,则可通过附睾穿刺来鉴别是否为梗阻性无精症。换言之,附睾穿刺的适应症即为经精液常规检查未见精子,而又欲知附睾中有无精子者。此外,对于输精管阻塞、不射精或逆行射精者,以及辅助生殖技术中需要精子者,皆可通过此法获取精子。但是,对于阴囊皮肤有溃破发炎,附睾有急性炎症者当属禁忌。如果已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验,且发现AZFa、AZFb、AZFc三区域均有基因缺失者,则不必再行附睾穿刺,因肯定导致精子发生障碍〔2〕;穿刺前应仔细检查附睾,看有无局部硬结、囊肿等。一般情况下先穿刺发育较好、比较饱满的一侧,且宜穿刺附睾尾部。但若尾部触之呈较硬结节拟有梗阻时,则改穿附睾头部。通常无需麻醉,因熟练的医生穿刺仅需几秒钟,患者均可耐受。而精索阻滞麻醉等本身亦会造成注射处的疼痛与损伤。
248例中,单侧附睾抽获精子85例(34.28%);行双侧附睾穿刺方获精子61例(24.59%);双侧附睾穿刺均未获精子102例(41.13%)。穿刺部位均无出血、感染。
穿刺出的精子置液氮中冷冻,以备必要时复温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复温后的存活率可达60%左右。若穿刺仍无精子,则考虑为特发性无精子症。必要时可行睾丸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