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妇科疾病 > 子宫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正文

子宫内膜移位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本症的预防应着重:①防止经血倒流:先天性生殖道畸形阻碍经血外流的应及时手术治疗,经期一般不作盆腔检查,必要检查时,动作要轻,避免挤压子官。②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如剖宫取胎时,应用纱布垫保护手术野,以防宫腔内容物溢入腹腔或腹壁切口,经前禁作输卵管通畅试验、宫颈冷冻、电熨、锥切和整形术等。人流吸宫时,宫腔内负压不可突然降低,吸宫后不宜用手挤压子宫。③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妊娠和抑制排卵可减少或延缓本病的发生。

  预防:
  3.无效:经治疗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2)腹部包块缩小。
  2.好转(1)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2)手术疗法,①主要病灶己切除,残存粘连或增厚组织基本消失;②临床症状消失;③腹部或其他伤口愈合好;④术后恢复好。
  1.痊愈(1)保守疗法:①痛经消失;②月经正常;③子宫正常大小,粘连吸收,结节及增厚消失。
  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及预后:
  治疗时要审因论治,针对瘀血这一实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再根据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补肾,清热消症等法。并在治疗时结合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及不同体质分别论治,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并可配合针灸,中药外敷及灌肠等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病的治疗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当顾其实"的原则,以活血祛瘀为主,并根据不同病因疾型兼子宫内膜移位证而治之。如气滞者治以理气疏肝;寒凝者治以温经散寒;气虚者治以益气升阳;热郁者清热和营;肾虚者治以补肾调经。并根据病之新久,体质强弱而决定是以祛邪为主还是扶正祛邪,或是先扶正后祛邪,临床要灵活掌握。同时可结合月经的不同时期血海的盈亏变化而采用不同子宫内膜移位证的治法。一般经前以调气祛瘀为主;经期以活血祛瘀,理气温经止痛为主;经后以益气补肾,活血祛瘀为主。即经前经期以祛邪为先,子宫内膜移位证经后则扶正祛邪。本病在临床以口服汤药效果较好,为提高临床疗效可同时配合针灸、灌肠、外敷药膏等,可以缩短疗程,加速疾病痊愈。
  三、补肾活血将可能成为今后治疗的方向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主要是血瘀所致,故在治疗上始终不离活血化瘀。近年来有人研究认为是由于肾虚而致血瘀,尤其是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原因的80%以上是由于高泌乳血症,卵泡发育障碍,黄体不健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所致,采用补肾养髓,疏肝活血化瘀,使本病的受孕率进一步提高,因此认为中医辨证应以肾虚、肝郁血瘀更为科学。还有人认为温肾药确有类似内分泌激素作用,能调节性腺和肾上腺功能,并激发肾上腺释放皮质素。另外补肾药具有一定的雌、孕激素样作用,因此补肾活血有可能成为今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向,人们将期待着一种新的方法和药物治疗本病,无副作用且可治愈疾病。
  二、人工流产术后用中药进行预防性治疗从临床报道看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上升与人工流产、宫内置环密切相关,为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可采用中药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口服中药促进宫内瘀血排出,以降低手术的应激反应,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平衡,清除人流术时倒流盆腔的血液和防止宫内血液倒流,减少本病的发生率,从预防角度看中医中药治疗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减少激素类药物用量,配以中药治疗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故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但疗程长,往往需要半年以上,且副作用较大,有男性化表现,闭经绝经期综合症等,治疗期间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缓解,但随之而来又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痛,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如中西医结合,可先用激素疗法治疗1~2个月见效后即可停用,继而改服中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舌脉辨证施治,以活血化瘀为主,分别治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益气升阳,清热,补肾等法,同时结合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口服不同的汤药以调整月经周期,特别是在经期活血化瘀因势利导,使原有陈旧性瘀血病灶随经血而去,同时又可防止新的瘀血病灶产生。消除了痛经,并可起到调经助孕的作用,即减少了激素药的用量,又使机体阴阳达到平衡,气血调畅,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而且中药无明显副作用,在治疗期间可以妊娠,患者容易接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较难治的疾病,不论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远期疗效都不令人十分满意。近年来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临床,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原则:
  (四)阴道纳药法:钟乳石、乳香、没药、血竭三棱莪术各等份,压面过筛,消毒备用,每次取药末5~10g,纳入阴道后穹隆,然后用有尾棉球填塞,24小时后取出,每3天1次,从月经干净后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用2~4个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窿结节或子宫直肠凹陷包块者。
  (三)灌肠疗法:丹参30g,三棱20g,莪术20g,当归20g,红藤30g,败酱草20g,桃仁20g,红花20g,川芎15g,元胡15g,大黄15g,上药浓煎100ml,每晚保留灌肠,每日1次,经期停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之痛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
  2.附桂紫金膏:每次1贴、贴于小腹部,温热化开。用于它寒之痛经、症瘕。
  (二)敷贴疗法1.麝香粉加香桂活血膏或丁桂散加香桂活血膏外敷下腹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近腹壁者。
  2. 山楂炭30g,红糖30g,向日葵子15g,煎汤2 小碗,日2次分服。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一)饮食疗法1.月季花汤:月季花 15g,红糖适量,煎汤顿服。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
  其他疗法:
  3、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
  2、耳穴压籽: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
  1、体针:取穴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每日1次,连续7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前或经期治疗。
  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3.调经益母片:具有清热散瘀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瘀热型痛经。每次20~30粒或5~8片,日2~3次,口服。
  2. 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每次1丸,日2次,口服。
  1.妇女痛经丸:具有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痛经,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每次30粒,日2次,口服。
  中成药:
  3.化瘀通腑丸:醋制生大黄,醋制炙鳖甲琥珀、按2:2:1比例研粉制丸,每次2.5g,每日2次,饭前开水送服,月经期不停药,连服3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实证者。
  2.活血化瘀方:三棱15g,莪术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2g,桃仁9g,水煎服,1 日1剂,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不孕者。
  1.异位粉:地龙、土虫、蛰虫、蜈蚣水蛭备等份,研粉末,装瓶备用或装入胶囊备用,每次2~3g,日2~3次。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配合口服药治疗。
  验方:
  方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20g,山药20g,山茱萸15g,茯苓20g,当归20g,枸杞子20g,杜仲15g,菟丝子2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白芍20g。腰背酸痛甚者加仙灵脾20g,寄生15g,狗脊15g;大便不实加补骨脂20g,赤石脂20g。
  治法:益肾调经,活血祛瘀。
  5. 肾虚血瘀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腰部酸胀,月经量或多或少或有血块,不孕,头晕目眩,大便不实,小便频数,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而涩。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桃仁15g,红花15g,当归20g,生地30g,赤芍20g,川芎10g,柴胡10g,枳壳10g,牛膝10g,甘草10g,桔梗10g,丹参20g,丹皮15g。经行发热者加黄芩15g,青蒿15g;大便干结加大黄15g,枳实10g;腹痛者加鱼腥草20g,地鳖虫15g,五灵脂15g;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者加栀子15g,黄芩15g。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祛瘀。
  4. 热郁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发热,腹痛拒按,甚则经期高热,直至经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周期提前或经期延长,量多,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性交疼痛,舌质红,或边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数。
  方药:补阳还五汤。黄芪3Og,当归2Og,赤芍15g,地龙20g,川芎1Og,桃仁15g,红花15g。汗出畏冷者加挂技15g,白芍15g;腹痛剧烈者加艾叶15g,小茴香15g,乳香15g,没药15g;恶心呕吐加吴茱萸15g,干姜10g,姜半夏10g;便溏者加肉豆蔻15g,葫芦巴15g,补骨脂20g。
  治法:益气补阳,活血祛瘀。
  3. 气虚血瘀主证:经期或经后腹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大便不实,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月经量或多或少,色谈暗质稀,有块,舌体胖,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方药:少腹逐瘀汤。小茴香15g,干姜15g,元胡15g,灵脂15g,没药15g,川芎10g,当归20g,蒲黄15g,官桂15g,赤芍15g。若腹痛甚剧,肢冷汗出者加川椒15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阳虚内寒者加人参15g,熟附子15g,仙灵脾20g;湿邪较重,兼有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5g,橘皮10g,泽兰15g,茯苓20g。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2. 寒凝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黑有块,块下痛减,形寒畏冷,面色苍白,痛甚则呕恶,或不孕,舌暗,苔白,脉弦紧。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5g,枳壳15g,元胡15g灵脂15g,丹皮10g,乌药15g,香附15g,炙甘草10g。若气滞为主,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15g;血瘀为主,痛甚于胀,加用蒲黄15g,重用五灵脂20g;疼痛剧烈加全蝎3条,三棱15g,莪术15g;有症瘕加血竭15g,穿山甲15g,皂角刺20g,三棱15g,莪术15g;月经量多加蒲黄15g,茜草159,三七面10g(冲服)。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1. 气滞血瘀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不孕,经前乳房胀痛,两胁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手术治疗:①保守手术:适用于要求生育的年轻患者。手术范围包括分离盆腔粘连、电灼或切除盆腔病灶、子宫悬吊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等。如手术未能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宜用药物治疗3-4月。保守手术后的妊娠率为40%-60%。②半保守手术:对无生育要求者,或病情需要切除子宫而较年轻者,尽可能行保留卵巢的半保守手术,保留一侧或双侧正常的卵巢组织,以免术后出现绝经期综合征。③根治手术:病情较重,年龄较大者可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达到根治目的。如粘连严重,切除子宫有困难时,可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或仅切除双侧卵巢。
  药物治疗有:①假孕疗法:应用大剂量含有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甾体药物造成假孕的治疗方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以后蜕膜坏死、吸收和消退。Kistner介绍每天用炔诺酮5mg、炔雌醇0.075mg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持续给药6-12月,症状明显缓解,病灶缩小或消失。停药后部分患者可复发。治疗结束后,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排卵功能。治疗后的妊娠率为30%-43%,适用于病情较轻,要求生育的年轻患者,以及手术后症状复发患者。②假绝经疗法:采用人工合成的17-α-乙炔睾丸酮衍生物达那唑。该药具有微弱雄激素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直接影响卵巢甾类激素产生,使体内雌激素下降而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患者出现闭经,但其FSH及LH属低值而非高值,故又称假绝经疗法。Domoski报告用本药治疗后的妊娠率为72%,治疗期间症状100%缓解,体征改善达85%。停药后有15%�30%复发。常用剂量为每日400-800mg,分2-4次口服,从月经第5日开始服药,连续治疗3-6个月。停药数周内即可恢复排卵。其不良反应为潮热、出汗、痤疮、水肿、体重增加等。其他有SGPT升高,这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引起胆汁郁积所致,停药后即可恢复。达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如合并子宫肌瘤时,还可以促使其萎缩,但其价格昂贵,尚难普遍应用。③药物性切除卵巢:即采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长效GnRH-α)。药物作用是明显抑制FSH水平,减少卵巢雌激素的分泌。Meldrum报道于月经第5日开始,用GnRH-α100μg,皮下注射,1次/dx28d,治疗一个月测血雌二醇明显减低,与卵巢切除者相仿。治疗时病人症状改善,停止治疗一周后重新恢复月经,长程治疗和卵巢切除相似,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肯定的方法。
  防治要点应根据患者年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对生育要求等酌情选用最佳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多考虑药物治疗,尽可能保留卵巢及生殖功能。
  3. 根治手术: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不保留卵巢功能。如粘连严重行全子宫切除有困难时,可行次全子宫切除或仅切除双侧卵巢。适用于近绝经期,或虽年轻但病情严重者。术后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对症状严重者,可给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用药复发时应及时停药。
  2.半保守手术:主要是切除子宫及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保留卵巢功能。适用于45岁以下,无生育要求,或病灶范围广泛,无法保留生育功能者,或合并有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者。术后复发率较低,仅为2~3%。
  1.保守手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手术,手术范围有分离盆腔粘连,电灼或切除盆腔病灶,子宫悬吊术,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剥出术,合并有子宫肌瘤时同时切除,有严重痛经者,多主张将骶前神经切除。术中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适合于年轻患者持久不孕,保守治疗无效时,或严重痛经,药物不能缓解者。术后的妊娠率为40~60%。术后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三、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疼痛,切除盆腔包块,治疗不孕及根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不同的病情及目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7. GnRH显效剂:能抑制性腺激素分泌,使异位内膜的生长受抑制。有鼻腔吸入和皮下注射植入两种。剂量分别为每日3次,每次300ug,共用6个月,每6周皮下注射1次,每次6.6mg,共3次,药效以皮下植入较好。副作用乃为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各种症状。
  6. 孕三烯酮:是一种抗雌激素类药物,剂量为每周2次,每次2.5mg,于周期的第一周开始服用,连续服6个月,如在治疗后一月未发生闭经,则增加剂量,每周3次,每次2.5mg,停药后月经平均在33日内恢复。副作用少而且轻,不影响肝功能,生育力的恢复与丹那唑相仿。
  5.三苯氧胺(TMX):一种合成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常用量每次10mg,日2次,连服6个月,不抑制排卵,血清LH和FSH无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能受孕,动物实验表明无致畸作用,副作用少,价格低廉,但效果不如丹那唑,停药后复发较快。
  4.甲氧萘丙酸钠: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适用于痛经明显而体征轻微或不适宜手术与激素治疗的患者。其用法为痛经时口服甲氧萘丙酸钠2片(每片275mg),然后根据情况每4 ~6小时服1片,维持3~5天。一般无明显副反应,少数可出现疲乏,轻度头痛,胸痛等症。
  3.假绝经疗法: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方法。用丹那唑 400~800mg/日,分2~4次口服,一般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当出现闭经后剂量逐渐减少至每天200mg,疗程6个月。
  2.假孕疗法:即口服避孕药造成类似妊娠的人工闭经方法。常用的药物有乙酸孕酮、安宫黄体酮、甲地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均可用于治疗本病,一般常用剂量为避孕剂量的4倍以上,并辅以一定量的雌激素,常用炔雌醇,以防止子宫内膜脱落出血,一旦发生突破性出血,可将雌激素剂量增大。一般主张持续给药6~12个月。
  二、激素疗法1.雄激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有特效。常用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口服;或丙酸睾丸酮25mg,肌注,每周2次,2~3个月后停药观察。每月剂量不能超过300mg。否则可发生男性化表现。
  如患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症状轻或无症状,可暂时观察,定期随访,对不孕者可鼓励其妊娠,往往经妊娠分娩后症状消失而愈。随访期间病情加重则应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一、定期随访:

  因本病是受激素影响而发生的疾病,故主要采用激素治疗,对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时用手术治疗。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尚不满意。

上一篇:子宫内膜稍厚
下一篇:子宫内膜损伤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