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妇科疾病 > 子宫疾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操作方法:用中成药七厘散(或七厘胶囊)取药粉1克,用黄酒调成膏状,敷贴于神阙穴,再用艾条对准神阙穴温和灸20~30分钟,经前一周及经期用,隔日一次,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如疼痛异常剧烈,月经量少者,可用0.1克麝香填充入神阙穴,再在麝香上滴上一滴薄荷油,再用艾条对准神阙穴温和灸20~30分钟,再用麝香止痛膏封贴脐部,48小时后揭去,本法在经期疼痛剧烈且其他方法没有效果时用,由于麝香比较昂贵,一般情况不用。   7. 穴位敷贴法:(1)主穴:神阙穴
  (2)操作方法:用0.5寸毫针以中强刺激捻转1~2分钟,留针15~20分钟。或用压籽法,每次用一侧,每日自行揉压3~5次,每次压2~3分钟。
  (1)耳穴:子宫、内分泌、神门、交感、肾。
  6. 耳针:
  (2)操作方法:疼痛剧烈时在毫针疗法辨证选穴基础上,足三里、三阴交穴加用电针,通电20分钟,采用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5.电针疗法:(1)主穴:足三里、三阴交。
  (2)操作方法:每次治疗选其中3~4个穴位,进针1.5寸,次髎穴与皮肤呈60度进针,可刺入皮肤2寸;关元、子宫穴、次髎、肾俞每穴灸三壮。
  (1)主穴: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关元、子宫穴、次髎、肾俞。
  4.温针疗法:
  3.穴位注射:用丹参注射液注射足三里、地机和三阴交、次髎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选选择一组一侧穴位,每穴注射2ml,共注射4ml。如月经量多,可用当归注射液代替。疗程同毫针疗法。
  (3)操作方法:基于内异症发病机理,针不宜直接刺入盆腔,故腹部、腰骶部穴位针刺不宜太深,我们一般药饼灸腹部、腰骶部穴位;针刺四肢穴位联合运用。操作时常规深度进针,得气,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疼痛剧烈足三里、三阴交穴用用龙虎交战手法,每穴行针3分钟。疼痛剧烈者经前一周一定要开始治疗,经期可继续治疗。针灸治疗一般隔日一次,15次(30天)为1周期,每周期结束后休息一周(一般选择在经后),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治疗3~5个疗程。
  (2)配穴:如肝肾亏损,则加太溪;如肾阳虚,则加命门、志室;如肝郁气滞则加太冲、行间;如痰湿偏盛,则加丰隆;如脾虚则加气海;便秘加支沟、曲池;肛门坠胀痛加艾条悬灸百会。
  (1)主穴:足三里、地机、三阴交、血海、委中、承山。
  2.毫针疗法:
  (4)注意事项:内异症出现内热较重或感染症状,如发热、带下黄稠,口苦、苔黄者;或有明显的阴虚症状,如潮热、舌干红干裂无苔,或咳血、痰中带血者慎用本法。
  (3)操作方法:准确选取穴位,将药饼置于穴位上,艾炷置于药饼上,点火燃烧艾绒,药饼温度慢慢升高(一般药饼和体表接触部位的温度可达45-50℃,在46℃以下患者能耐受),如患者感觉太烫,则在药饼下垫一至二层纱布;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待温度低了,患者感到不热,再灸第二壮。
  (2)主穴:治疗时以关元、子宫穴(双)为A组穴位,次髎(双)、肾俞(双)为B组穴位,隔天选一组穴位,交替使用,每穴灸二壮,经期可灸,15次(30天)为1周期,每周期结束后休息一周,共治疗6个月为一疗程。
  (1)。药饼及艾绒制作方法:将中药附子、鹿角霜、肉桂乳香、五灵脂按5:2:1:1:1比例混合,用粉碎机打粉(60目),用时以20%酒精调制后,用模具压成直径3cm,高0.5cm的附子饼(等比例调制,100g附子粉以100ml20%的酒精可制成25个附子饼,每个含附子粉4g)。艾绒用细艾绒,用模具做成底径2.5cm,高2cm,重2.5g的艾炷。
  1.隔药饼灸: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