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妇科疾病 > 子宫疾病 > 子宫疾病常识 > 正文

女性如何保护好子宫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子宫的健康问题在近年来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而关于子宫的疾病也不断地发展成越来越多的种类,波及的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广,正因为这样女性想拥有健康,必须从呵护子宫健康开始。

  据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当前子宫——胎儿的宫殿,处境并不妙,它们的安全遇到了空前的麻烦,患病率上升,致使妇女的健康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人工流产在创纪录地增多,特别是那些经常的妊娠或人工流产,大多得不到应有的、细心的照料,所以更容易引起内膜感染,危害子宫的安全。高龄妊娠也有增多的趋势,加上一 些高龄初孕妇不注意孕前保健,不按要求进行产前检查,因此难产和剖腹产也鲜而易见,这对子宫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有妇女病普查结果表明,子宫颈糜烂仍是发病率最高的妇女常见病。患病率占普查对象的30-40%。据调查,宫颈糜烂者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比非糜烂者高7-8倍。

  子宫的其它疾患,如子宫功能性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等,都是妇科的常见病。

  据统计,与子宫有关的疾患竟占妇科病的二分之一,即每两个妇科病人,就有一人是子宫在遭难!难怪有的妇科专家说,所谓妇女病就是子宫病。因此,保护妇女的健康首先就要做好子宫的保护。

  但主要的“肇事者”还是子宫的主人。她们对自己的子宫缺乏必要的保护,甚至是在糟塌自己的子宫。

  那么,如何保护好子宫呢?

  1、洁身自爱,防止性乱。

  有的女性不能正确对待性生活,甚至有的性生活放纵,尤其是与多个男子发生两性关系,或不注意性生活卫生,子宫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洁的性交,最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宫颈糜烂者,子宫癌的发病率比非糜烂者高7倍以上。性交后阴道出血或少量不规则的流血,常是宫颈癌的早期征兆。

  因此必须明确,女性性生活放纵或未婚先孕、早孕,将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常是宫内感染、宫颈糜烂以及子宫癌发病的直接原因。不洁的性生活,还包括男性龟头包皮垢对宫颈的刺激,也是导致子宫损害的因素之一。妊娠期,在初期三个月和临产两个月,最好禁止性生活,否则会引起流产或早产,对子宫有很大的损害。

  2、围产保健,预防宫脱。

  怀孕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母子平安的重要保障。如果忽视产前检查,就不能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往往易出现难产或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

  如难产、多胎、过期分娩时产程过长,用力过猛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子宫周围韧带损伤、严重者子宫破裂等。也有产后不注意休息,经常下蹲劳动或干重活,使腹压增加,子宫就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向下移位,医学上称为子宫脱出,简称“宫脱”。

  病人有下腹、阴道和会阴下坠感,出现腰酸背痛、局部肿胀、溃疡、白带增多等,严重者可终日脱在外面,须用手托方能回纳,非常之痛苦。

[NextPage]

  3、坚持避孕,计划生育。

  科学研究发现,女性以24~29岁生育为最佳年龄。计划生育对保护母婴健康及优生优育大有裨益。但是,有的育龄妇女,既不采取避孕措施,也不作绝育手术,认为怀了孕没关系,反正有人工流产补救。也有的女青年在恋爱期间,草率行事,未婚先孕,只得做“人流”。

  如此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很容易造成宫腔感染、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人流术一般不能直视宫腔,往往有少数因术前未查清楚子宫位置、大小,手术时器械进入方向与子宫曲度不一致,或用力过猛等而造成子宫损伤,甚至穿孔。

  因此,必须明确多次妊娠每增加1次,子宫就增加一分风险。据调查,怀孕3次以上,子宫患病及发生危险显著增加。如果反复人工流产,特别是短期内重复进行,对子宫损害最大,千万不要认为人工流产是一桩小事。

  4、严禁“三不”,保护子宫。

  子宫这块圣地的受损与分娩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做到“三不”:

  即一不要私自堕胎,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私自堕胎或找江湖医生进行手术,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子宫破损或继发感染甚多;

  二是不要滥用催产素药,在一些偏远农村,当孕妇分娩发生困难时,滥用催产素的时有发生,这相当危险,可导致子宫破裂等;

  三是不要用旧法接生,少数农村仍沿用旧法接生,包括在家自接,这对产妇和胎儿是一种严重威胁。

  5、定期妇检,有病早治。

  除产前检查外,一般可每半年或1年,到正规医院进行妇检,尤其是检查生殖器部位的病兆,不必害羞回避,应如实回答医生询问。有人称子宫是“多事之秋”,是许多妇科病发源地之一,如子宫肌瘤、宫体癌、宫颈癌、宫脱、糜烂、子宫内膜移位等等。一旦发现都必须系统彻底治疗,万万不可大意。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