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80例,结果临床痊愈891例,显效159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9.4%[8,14,15]。
冷灸
(一)取穴
主穴:中极、关元。
(二)治法
灸药制备: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 砜调成软膏配。
主穴每次取1穴,可交替使用,每次于经前5日贴敷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贴时,取麦粒大之药膏置于胶布上贴敷。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可出现水泡并逐渐增大,2~3日后渐干瘪结痂。如水泡擦破,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82例,经一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1%[11]。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
配穴:三阴交。
(二)治法
敷药制备:分为二方。Ⅰ号方为肉桂、细卒、吴茱萸、玄胡索、乳没各10克,研极细末配;Ⅱ号亦为丁香、肉桂、玄胡索、木香各等分,研末,过100目筛,和匀,备用。
神阙穴用Ⅰ号方,于月经前3日取本品2~3克置于5号阳和膏中粘匀,贴于穴区,2日1次,直贴至经行3日,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另用苏叶100~150克煎水冲洗阴道。Ⅱ号方贴关元,疼痛剧烈时加三阴交,于月经始潮或疼痛发作时取敷药2克置于胶布上贴穴,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贴6日为一疗程。上述二方,可任选一方应用。
(三)疗效评价
共治89例,其中以Ⅰ号方治54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9%[12];Ⅰ号方治3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13]。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耳穴)、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均取。用氦氖激光治疗器,进行照射。输出功率为2.5毫瓦,通过道光纤维功率减为1.5毫瓦。波长为6328埃。每穴照射5分钟。每次1侧穴,交替照射。自行经前10日开始治疗,隔日1次,5~6次为一疗程。
温针
(一)取穴
主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 。
配穴:关元、命门。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二穴,均双侧,配穴酌加1穴。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选一对主穴行温针。其方法为:用薄铁皮卷成高3~5厘米,直径2~4厘米园筒,在筒壁上穿5~7排孔,每排8~10孔,在筒下端1.5厘米处作一铁篦上装满艾绒。先将鲜姜片中间穿孔套于针体贴放在皮肤上,点燃筒下端艾绒套在针体上,并行固定,随时从底部用吸淮橡皮球打气助燃。当皮肤有灼热感时再加姜生片垫上,保持筒内一定温度。于月经来潮3~5日行第1次温针,以后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425例,结果临床痊愈254例,显效15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6.7%[17]。
太阳灸贴敷法
取穴:关元、中极、神阙穴交替贴。
治疗方法:在每月月经来潮前两天开始贴四天,连续用六个月可对原发性痛经有99%以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