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月经前后或经期中发生腹部疼痛或其它不适,以致影响学习、生活及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只是一个自觉症状,其严重程度可各不相同。
痛经可从第一次月经来潮即开始,但较多的重度痛经是发生在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痛经可在经前1—2天开始,也可能是月经来潮后开始,开始时先感到一阵阵地腰酸、小腹痛,严重时甚至连肛门、外阴也受牵连,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手脚发凉,严重的甚至有晕厥、虚脱以致不能起床。多半在1—2天内经血畅流后,疼痛慢慢减轻消失。严重的有时需经治疗方能缓解。
引起痛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神、神经因素:一般认为原发性痛经多属此类。如精神紧张、抑郁、恐惧、情绪不稳定等。如有的人由于受了某些人的“来月经一定要痛”这一类言语的影响,心怀恐惧,久之,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一来月经就必然痛,大有谈虎色变之感。
二是卵巢内分泌失调:有人观查到痛经一般都发生在有排卵的人。这可能与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合成内源性的一种叫F2a的前列腺素有关。经期子宫内膜破碎,前列腺素F2a即释放出来,它会引起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当作用于子宫肌肉及血管时,会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任何组织只要一缺血,就必然缺氧,就必然产生疼痛。这与心脏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基本是一个道理。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如恶心、呕吐、晕厥等。
三是子宫方面的因素:如因宫颈梗阻或内分泌不协调所引起的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或因子宫过度屈曲、宫颈口狭窄,造成经血流出不畅;或因膜样月经(即子宫内膜整块状排出),造成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也或因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时常可致痛经。
对原发性痛经,第一不要过于紧张,因痛经本身可能不是病,对健康并无危害,不少人结婚生育后,痛经多能自行痊愈。第二要注意经期卫生,适当活动,保持大便通常,使下身减少瘀血,减轻疼痛。第三若痛经厉害,亦可适当服些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止痛药,因这些药有对抗前列腺素的作用,亦可服用中成药如痛经丸、宁坤丸、玉液金丹、调经片、当归片或适当服些镇静药效果也不错。 第四经常做做医疗体操,方法是:离墙约50厘米的地方,侧身站立,抬起靠墙的一支胳膊,和肩一样平,肘部弯曲, 用前臂和手掌贴在墙上,另一手叉腰,努力把胯部靠拢墙根,这样每次练几十回。两边交替做,每天练2—3次,每练3—5天,休息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