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二类。 
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6—12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 
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其生殖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须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通过对症治疗好原发病,才能消除症状。 
西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病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子宫的过度收缩。 
(2)子宫不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3)与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有关。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前列腺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继发性痛经八大病因 
病因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因二:慢性盆腔炎 
病因三:子宫肌腺症 
病因四:子宫粘膜下肌瘤 
病因五:慢性宫颈炎 
病因六:盆腔淤血综合征 
病因七:生殖道畸形 
病因八:子宫颈或宫腔粘连 
下面几介绍几个妙方让你远离痛经: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 
功效: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2、乌豆蛋酒汤: 
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100毫升。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 
功效: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3、姜艾薏苡仁粥: 
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 
功效: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益母草香附汤: 
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 
功效:适用于痛经,并能光艳皮肤。 
5、山楂桂枝红糖汤: 
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6、姜枣红糖水: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 
功效: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治疗 
①对少女进行月经期生理卫生教育;增强体质,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注意营养和充足的睡眠。 
②经期避免激烈运动,过度劳累,忌用冷水洗浴或在水中工作;精神方面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如有全身疾病应予以治疗纠正。 
③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 
a.下腹部放置热水袋热敷,按摩、气功、体育锻炼(轻微); 
b.止痛剂:颅痛定、消炎痛,去痛片; 
c.解痉:心痛定10~20mg,每日两次,连续2~3天;阿托品0.3mg口服或肌注阿托0.5mg。 
D.中药,成药有痛经丸,亦可按中医的医嘱服药。 
E.内分泌治疗:雌激素0.25~0.5mg/日连服20日,月经第5天开始,连用3个周期。孕激素:对膜性痛经治疗可减疼痛。方法是黄体酮20mg每日以注1次,共5次,自月经第21天开始。 
F.雌、孕激素序贯应用,可抑刺排卵缓解疼痛,一般可连服3月 
月经不调治疗的平时注意事项 
1.请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血循,并可减少服药时间。 
2.在水上活动或一般运动后,请速擦干身体着衣,勿贪凉吹风;若不慎淋雨应尽速吹干头发及换衣保暖;月经期间应避免水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