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肾阳,清热止带。方用知柏地黄汤(《症因脉治》)。
若大便溏薄者,可在上方中加肉豆蔻15克以温肾止泻。
处方:熟地10克 鹿角胶10克 菟丝子10克 杜仲10克 肉桂6克 制附子10克 补骨脂1 0克 黄芪10克。
①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肾阳,固涩止带。方用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2)肾虚型:
处方:白术30克 山药30克 人参6克 白芍15克 苍术10克 甘草3克 陈皮2克 黑荞穗2 克 柴胡2克 车前子(包)10克若带下绵绵不断者,加金樱子15克,芡实10克,龙骨15克以固涩止带;若伴有小腹冷痛,加艾叶10克,乌药10克以温经散寒。
(1)脾虚型:治以益气健脾,除湿止带。方用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内治法:
中医治疗慢性宫颈炎是采取内、外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内治即辨证分型论治,外治包括局部上药、熏洗及阴道冲洗等。
中医治疗慢性宫颈炎有哪些方法?
湿热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夹有血丝,质粘稠,其气臭秽,小便短黄,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2)肾阴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1)肾阳虚型:症见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色白清稀,腰酸如折,倦怠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肾虚型: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脾虚型:症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粘无臭味,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或弱。
慢性宫颈炎属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范畴。它的发病机理是因湿邪为患,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为病。湿邪的产生或因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或因肾虚失固,封藏失司;或因摄生不慎,感受外来湿邪。故本病可分为脾虚、肾虚和湿热三型。
中医对慢性宫颈炎是如何认识的?
在正常情况下,宫颈阴道部被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抵抗力较强;宫颈管粘膜为一层柱状上波,对炎症的抵抗力弱。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于宫颈外口。当分娩、流产或分娩损伤宫颈后,病原体可以自柱状上皮覆盖处侵入宫颈组织。由于宫颈管粘膜皱襞多,病原体浸入后潜伏其间,不易清除,迁延日久,导致宫颈的慢性炎症。
慢性宫颈炎多见于经产妇。少数患者为急性宫颈炎症未经治愈,转为慢性;而绝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发病过程,且患病后一些患者也没有不适症状,或仅表现为白带增多,在妇科检查时才发现患有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是如何发生的?
⑤宫颈内膜炎:即宫颈管炎。炎症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其下的组织,临床见宫颈阴道部光滑,但宫颈口充血或有脓性分泌物堵塞。
④宫颈腺体囊肿:又称纳博特囊肿,简称纳囊。这是一种突出于宫颈表面的青白色小囊泡。
③子宫颈息肉: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宫颈管粘膜局部增生,由于子宫具有排异作用,使增生的粘膜逐渐突出于宫颈口,形成息肉。
②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而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
①子宫颈糜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宫颈炎。表现为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
我们在医院做妇科检查时,常听到医生说:“你患了宫颈炎”。这里所说的宫颈炎多是指慢性宫颈炎,这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半数以上的已婚妇女都可能发生。慢性宫颈炎有五种临床表现形式:
慢性宫颈炎有哪几种表现?
(6)久治不愈者,必要时可接受手术治疗。
(5)治疗期间严忌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