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寒凝经脉肾阳素虚,寒从内生,或经期、产后感受寒邪,或饮食不慎,内伤生冷,寒滞血凝,阻于冲任,胞脉不利,经闭不行。
4、痰湿阻滞多见于丰腴之体。肥胖之人,阳气内虚,运化失常,痰湿内停,下注冲任,胞脉壅塞,闭而不行,亦成闭经。故《女科切要》说:“肥白妇人,经闭而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女科经纶?月经门》也说:“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所碍而不行也。”
3、 气滞血瘀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失条达,不能疏泄,则气滞不行,血因成瘀,瘀阻冲任,胞脉壅塞,经水阻隔,不得不行,致成闭经。故《万氏女科?经闭不行》说:“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
2、 气血亏虚气血生化不足、流失有余也是闭经的重要成因因素。素体脾虚、化源不足,或忧思过度、伤及心脾,或数度失血,或大病久病,或虫积耗血,阴血不足在于先,经闭不行随其后。故《兰室密藏????妇人门》说:“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
1、 肾精不足禀赋不足,肾气未盛,精气未充,精不生血,冲任失于充养,血海不得盈满,经血不能应期而潮,这是先天之因。后天则因于早婚早育,多产坠胎,房事不节,或久病不愈,连累及肾,肾不生精,则源断流枯,胞宫无血可下而致经闭。故《医学正传》说:“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
中医病因病机常氏认为女人闭经的原因,闭经的病因可根据虚实而分为两大类,虚者多为精、气、血的不足,实者多为气郁、血瘀、痰阻、湿滞、寒凝等。其发病机制,虚者是因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是因脉道阻塞,气血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闭经中医又称“经闭”、“不月”、“月事不来”。对于本病,中医早有记载,如《内经?素同》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又说:“忧思郁结”、“胞脉闭,心气不得下通”、“肝血亏损”等,说明当时对闭经的病因病机已经有较深程度的认识,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该书屈指可数的方剂中,还有治疗血枯经闭的丸药—“四乌鲗骨--藘茹丸”。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在继承的同时,对闭经的病因进行了归纳:“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并展开详细讨论,充实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宋代陈自明《校注妇人良方》女人闭经的原因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描述的更为具体,并提出了塞因塞用的治疗方法:“妇人月水不通,或因醉饱入房,或因伤役过度,或因吐血失血,伤损肝脾,但滋其源,其经自通”。明清时期,人们对本病的已比较完善,病因上有虚有实,治疗上有补有通,如明代万全《万氏妇人科?经闭不行》说:“妇人女子,闭经不行,其候有三:乃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而不行者,法当补其脾胃,养其血气,以待气充血生,经自行矣。……一则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者,法当开郁气,行滞血而经自行。……一则躯肢迫寒,痰涎壅滞,而经不行者,法当行气导痰,使经得行。
闭经是妇产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女人闭经的原因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常氏将闭经按出现的时间分为原发性闭经与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6岁,虽有第二性征,而月经未来潮,或年满14岁,未出现第二性征也无月经。继发性闭经是指按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或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青春前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过度期及后期出现的月经不来潮均不属于病理性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