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方剂 > 药典方剂 > 正文

荜澄茄汤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6-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荜澄茄汤

目录
“荜澄茄汤”在《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
“荜澄茄汤”在《普济方》卷二十
“荜澄茄汤”在《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荜澄茄汤”在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荜澄茄汤

【处方】 荜澄茄1两,石斛(去根)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巴戟天(去心)1两,白术(锉,炒)3钱,五味子3钱,芎藭3钱(分),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去皮)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脾元虚冷,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生姜2片,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近晚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

《普济方》卷二十:荜澄茄汤

【处方】 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石斛(去根)1两,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五味子(微炒)3分,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术3分,芎藭3分,木香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没药半两,陈曲(炒)1两半。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攻心腹(疒丂)痛,闷乱烦懊,手足厥冷,呕吐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荜澄茄汤

【处方】 荜澄茄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桂(去粗皮)1两,桔梗(炒)1两,当归(切,焙)1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草豆蔻(去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槟榔(锉)1两,白术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冷气内攻,胁肋疼痛,不入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半分(切),大枣2枚(擘破),煎取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荜澄茄汤

【别名】 荜良汤、荜澄茄散

【处方】 荜澄茄3分,高良姜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咳噫,日夜不定,呕哕,日夜不定。

【用法用量】 荜良汤(《卫生总微》卷七)、荜澄茄散(《朱氏集验方》卷三)。

【摘录】 方出《本草图经》(见《证类本草》卷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上一篇:必效饮子
下一篇:闭精丸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