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方剂 > 药典方剂 > 正文

白附丸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5-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白附丸

目录
“白附丸”在《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
“白附丸”在《丹溪心法》卷五
“白附丸”在《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白附丸”在《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白附丸”在《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

【别名】 真珠膏、人参

【处方】 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因惊,或风涎盛,手足欲动之疾,天钓眼睛,搐掣手脚;涎潮心舍,叫唤不应,并夹惊伤寒、惊痫。

【用法用量】 真珠膏、人参丸(原书同卷引《张氏家传》)。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

《丹溪心法》卷五:白附丸

【处方】 牛胆星1两(须用黄枯牛胆,腊月粉南星,亲手修台风干,隔1年用。牛胆,须入3-4次者佳),大陈半夏半两,粉白南星1两(切作片,用腊雪水浸7日,去水晒干),枯白矾2钱半。

【制法】 上为末,宿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痰。

【用法用量】 用姜汁蜜汤送下。

有热,加薄荷叶。

【摘录】 《丹溪心法》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白附丸

【处方】 白附子2两(盐水炒黑),黑附子2两(盐水炒),黄狗头骨4两(炙灰)。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白崩经久,脉微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 寒湿袭虚,带脉不固,而白带淫溢特甚,故曰白崩焉。黑附子补火燥湿,白附子燥湿升阳,黄狗头骨壮阳涩脱,以固白崩也,蜜以丸之,饮以下之,使阳气内充,则寒湿外散,而冲任清和,带脉无不完固,何有白带溢甚,谓白崩之患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白附丸

【处方】 南星2两,半夏(2味用冬藏雪水于6月6日浸起,晒干,又浸,凡9次方用。)1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

【制法】 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有痰,感冒发热,吐泻,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 1岁儿服8丸,用薄荷汤化下。

【摘录】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白附丸

【处方】 南星8两(切片),白矾半两(末),白附子2两。

【制法】 以水浸南星、白矾过一指,晒干,研细,入白附子,和匀,飞罗面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风痰。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姜、蜜、薄荷汤浸化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

上一篇:白附子丸
下一篇:白豆蔻汤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