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药膳方
(1)健脾八珍糕:组成:炒党参、茯苓、炒薏苡仁、炒芡实、陈皮、炒白术、炒扁豆、炒山药、莲子、炒粳米。婴儿每次1~2块,幼儿每次3~4块,每日早、晚各1次,开水冲服或炖服。用于脾虚泄泻。
(2)鲜萝卜叶30g,洗净切碎,加水150ml,煎水50ml,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日。用于湿热泻。
(3)薤白粥:薤白30~60g,洗净切碎,加糯米30~60g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日。用于风寒泻。
(4)乌梅山楂饮:乌梅、山楂各10g,加水适量同煎50~100ml,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3~5日。用于伤食泻。
(5)糯米莲子红枣粥:糯米30~50g,莲子、山药各10g,红枣10枚,煮粥,加适量红糖,可当饭吃。用于脾虚泄泻。
(6)芋艿粥:芋艿、薤白各30~60g,洗净切成块,加糯米30~60g煮粥,分次服,每日1剂,疗程5~7日。用于脾虚泻。
2.外治疗法
(1)鬼针草30~60g,煎汤后洗足,每日1~2次。用于婴幼儿泄泻。
(2)丁香1份,肉桂2份,共研细末。每次用1~3g,纳脐中,外贴纸膏药,每日1次。用于寒泻虚证。
(3)吴茱萸30g,苍术20g,丁香6g,胡椒30粒。用火焙干,研成干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1.5~2g,陈醋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泄泻。
(4)肉桂3g,细辛0.9g,干姜6g。上药共研细末,加冷开水和匀,填于患儿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续填3~5日。用于风寒泻。
(5)车前子9g,滑石粉6g,甘草3g,上药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填满患儿脐孔,外以纱布盖上,贴紧,每日换药1次。用于湿热泻。
(6)葛根5g,黄连5g,黄芩10g,马齿苋30g,木香6g,浓煎成100ml,每次10~3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于湿热泻。
(7)皮硝30g,肉桂粉5g,用蜜水调成胶状,放在纱布上覆盖腹部,每日1次。用于重症泄泻而引起的严重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8)生山栀捣烂如泥,加少许食盐混匀,外贴劳宫穴,用纱布包扎固定,每隔12小时换药1次。用于湿热泻。
(9)艾叶、白胡椒、猪苓、透骨草各15g,每日1剂,水煎15分钟,待药温降至42℃左右,将双足浸入药液内,反复擦洗膝关节以下部位,并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止泻、涌泉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用于风寒泻。
(10)单味中药胡椒粉填脐,以填平肚脐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用于风寒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