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27 虛極所致大黃耆酒方o 黃耆、桂心、巴戟天、石斛、澤瀉、茯苓、柏子人、乾薑、蜀椒 (各三兩) o 防風、獨活、人參 (各二兩) o 天雄、芍藥、附子、烏頭、茵芋、半夏、細辛、白朮、黃芩、栝樓根、 山茱萸 (各一兩) o 右二十三味 〔口父〕咀, 絹袋貯, 以清酒三斗漬之, 秋冬柒日, 春夏三日, 初服 漸漸加, 微痺為度, 日再, 治肉極虛寒卒中風, 口噤不能言, 四肢緩縱, 偏攣急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28 注五臟恍惚, 喜怒無常, 手腳不隨方o 獨活、茵芋、黃芩 (各三兩) 、甘草、防風、芍藥、芎藭、麻黃、葛根 (各二兩) 、 人參 (一兩) 、烏頭 (三枚) o 右十一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竹瀝四升合, 煮取四升, 分四服, 日三, 夜一o 肉虛實第五 (論一首、方二首) o 論曰, 夫肉虛者, 坐不安席, 身危變動, 肉實者, 坐安不動, 喘氣o 肉虛實之應主於脾, 若其腑臟有病從肉生熱則應臟, 寒則應腑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29 治肉虛坐不安席, 好動主脾病, 寒氣所傷, 五加酒方o 五加皮枸杞皮 (各二升) 、乾地黃、丹參 (各八兩) 、杜仲、 石膏 (各一斤一方作石床) 、乾薑 (四兩) 、附子 (三兩)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清酒二斗漬三宿, 一服, 七合, 日再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0 治肉實坐安席不能動作, 喘氣, 主脾病, 熱氣所加關格, 半夏湯除喘方o 半夏、宿薑 (各八兩) 、杏人 (五兩) 、細辛、橘皮 (各四兩) 、麻黃 (一兩) 、 石膏 (七兩) 、射干 (二兩)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須利下, 芒消三兩o 秘澀第六 (論一首、方四十二首、灸法十五首) o 論曰, 有人因時疾差後, 得秘塞不通, 遂致夭命, 大不可輕之, 所以備述, 雖非死病, 凡人不明藥餌者, 拱手待斃, 深可痛哉, 單複諸方, 以虞倉卒耳, 凡大便不通, 皆用滑膩之物及冷水並通也, 凡候面黃者, 即知大便難o 跌陽脈浮而澀, 浮則胃氣強強, 澀則小便數, 浮澀相搏, 大便則堅, 其脾為約,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1 脾約者, 其人大便, 堅小便利而渴, 麻子人丸方o 麻子人 (二升) 、枳實 (八兩) 、杏人 (一升) 、芍藥 (八兩) 、大黃 (一斤) 、 厚朴 (一尺) o 右六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飲服五丸, 日三, 漸君至十丸, (肘後外臺無杏人)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2 治關格大便不通方o 芒消 (二兩) 、烏梅、桑白皮 (各五兩) 、芍藥杏人 (各四兩) 、麻人 (二兩) 、 大黃 (八兩)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一本無烏梅, 加枳實乾地黃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3 治大便秘塞不通神方o 豬羊膽無在以筒灌三合許, 令深入即出矣, 出不盡, 須臾更灌, 一方加冬葵子汁和之, 亦妙, 又椒豉湯五升, 和豬膏三合灌之佳, 臨時易可得即用之, 又煎蜜成煎如人指大, 深內穀道佳, 又無灰濃酒半升鹽三錢匕鍊成如上法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4 三黃湯治下焦熱結不得大便方o 大黃 (三兩) 、黃芩 (二兩) 、甘草 (一兩) 、梔子 (二七枚)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一升八合, 分三服, 若大秘加芒消二兩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
35 淮南五柔元治秘澀及虛損不足, 飲食不生肌膚, 三焦不調和榮衛, 利腑臟補三焦方o 大黃 (一升三斗米下) 、前胡 (二兩) 、半夏、蓯蓉、芍藥、茯苓、當歸、葶藶、 細辛 (各一兩) o 右九味末之, 蜜和合, 擣萬杵為丸, 梧子大, 食後服十五元, 稍增之, 日再, (崔氏云令人喜飯消穀益氣有憂者加松實半兩菴?半兩服之緩中不如意便服之又有黃 芩一兩)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 (脾臟上) 70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