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儿科疾病 > 病毒性心肌炎 > 正文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不可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一位父亲来信反映,3岁的女儿感冒半月后,患上病毒性心肌炎,得病至今一年还未彻底治愈,他生怕孩子的病会发展为慢性心肌炎,甚至其他更严重的心脏疾病。而身边一些孩子也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家长担心这是高发病,不敢让孩子去幼儿园,怕染上感冒会使病情复发。

  据悉,近年来全国各地报道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有所上升,但重症病例较少,大多数为轻型病例。因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轻重悬殊,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发生死亡,家长特别害怕孩子得“病毒性心肌炎”,随之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脏科的徐素梅教授为广大家长解开心中疑虑。

  认识上的误区

  1.感冒了就会得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引起感冒的原因90%以上为病毒感染,有人误以为感冒了就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其实感冒后,只有极少部分孩子的心脏会受到病毒的损伤,这与病毒的种类,人体的免疫力,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影响人体免疫力、反应性的内在和外界因素很多,如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疫苗接种、药物的作用尤其是激素、抗生素等的长期应用。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病毒可乘虚而入,直接侵袭心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损害心肌,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反之,如果入侵病毒少,毒性低,而人体抵抗力强,又没有上述不利因素,人体与病毒斗争必然取胜,那就不发生病毒性心肌炎了。

  2.心脏出现早搏就表示得了病毒性心肌炎。

  心脏早搏又分为良性和恶性,一般健康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浓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时均可出现早搏。功能性或良性早搏常出现于饭后及安静时,活动后早搏反而减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运动后早搏明显增多,需上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发病前是否有明显发热及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史及相应的化验和检查,再做出诊断。

  3.心肌酶谱高了就是病毒性心肌炎。

  一般医院怀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尤其是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据,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4.得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以后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患者。

  如果医院已经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应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从全国性的大批病人的长期随访资料表明,一般经过2~6年的随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经数周或6个月内治疗即痊愈,不到40%经数年后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孩子(2%~3%)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心脏扩大等重症症状导致死亡。可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好的,只有少数遗留后遗症,如早搏,I 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且大多是心肌修复时疤痕组织引起,预后一般良好,家长不必为之恐惧或担忧。

  发现、治疗与预防

  父母如何尽早发现孩子是否患病毒性心肌炎?

  1、2岁孩子得病:

  1、2岁孩子还不会诉说病情,家长须及时发现孩子的得病信号,以免延误病情。

  1. 医学常识,略知一二。

  一般患病的孩子,开始会出现感冒、腹泻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咽痛、恶心、呕吐、腹痛、周身不适、皮疹、肌痛、面色难看、烦躁等。有的甚至行走时有跛行。如遇到吃了药、打了针以上症状不见好的话,随着此类症状的逐渐消失,在几天或二、三周后可能会出现心脏症状。

  2.观察细致,尽早发现。

  观察细微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玩耍、嬉笑之间,发现孩子有大叹气。其实这表明孩子有胸闷、气短等不舒服的情况。

  3、4岁以上孩子得病:

  孩子会感到心前区不适、乏力、心慌、长叹气等。

  专家提醒:

  在孩子患感冒或感冒后1-3周,家长在发现孩子有以上情形时,要提高警惕,应上医院给孩子做详细的体格检查。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由于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一类“亲心脏性”病毒感染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仍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特别在急性期,充分休息能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肌病变的修复和疾病的康复,因此是主要治疗方法措施之一。

  药物治疗方面应给予促进心肌代谢和供心肌修复的药物,如大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B族、辅酶Q10等。有心律失常的病人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用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可使用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

  近年来,发现中药黄芪对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心功能有益。

  家长如何做好心肌炎患儿的护理工作?

  1. 卧床休息,不可马虎。

  在健康孩子的生长发育期,其心脏负担是在逐渐加重的,一般通过心脏不断增大、增重,心脏功能会增强。而患病孩子的心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为了更好的康复,应及时减轻心脏负担,必须很好地休息。

  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怎么肯老老实实地呆在床上,遇到他不肯卧床时,该怎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得到更好的休息?

  徐教授建议:

  2~3岁孩子:家长可以陪着讲故事、看小人书、说歌谣。

  4~6岁孩子: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最活跃时期,家长要陪孩子玩,如画图、搭积木、看图识字、拼图等。

  6岁以上孩子:家长可以多讲养病的知识,讲卧床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听音乐、听广播、学英语等。

  2. 恢复活动,循序渐进。

  经过1~2个月的卧床休养,如果医生觉得孩子情况稳定,每天可以让孩子活动0.5~1小时,时间可逐渐增加,半年后可逐渐过渡到全日活动。经运动试验检查正常的,可让孩子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3. 营养全面,环境舒适。

  全面营养包括:

  (1) 足够蛋白质:如鱼、肉、蛋、牛奶类食品;

  (2) 丰富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水果。父母要防止孩子偏食或过量饮食。因卧床运动量小,会引起体重过多、过快地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