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能减少绝经期妇女骨损失
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富含异黄酮的黄豆可能有助于停经过渡期间妇女腰柱的骨质损失。异黄酮主要存在于大豆制品中,这些雌激素样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17-β雌二醇。
在一项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中,给予总计69例停经期间妇女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分离物24周,以确定其对这些在停经过渡期间妇女骨质损失的影响。对三个治疗组进行了比较。一组24例妇女每天消耗80.4mg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以配基组分的形式)。配基组分是异黄酮的非结合母体形式。另一组24例妇女每天服4.4mg贫异黄酮大豆蛋白,还有一组21例妇女给予乳清蛋白(对照组)。测量基线处和治疗后的骨密度,并采用双能级X射线吸光测定法测定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同时在基线处、治疗中期和后期测定尿中N-端肽和血清骨专属性碱性磷酸酶(BAP)。
结果表明,对照组出现腰椎骨损失的有21.28%。而在其它大豆治疗组的病人其腰椎BMD和BMC都没有百分数改变。回归分析显示,富含异黄酮大豆对BMD和BMC的改变有正性影响,BMD和BMC的改变分别为5.6%和10.1%。基线处体重和无骨瘦肌重是对BMD和BMC百分数变化正性作用的促进因素。治疗后血清BAP与BMD和BMC百分数变化呈负性关系。研究人员认为,是异黄酮,而不是大豆蛋白起这种作用的。
大豆异黄酮的用途
异黄酮(Isoflavone)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雌激素,在植物中的主要作用是抗氧化,在人和动物体内除有雌激素样作用外,还有其他生物活性作用。异黄酮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豆类作物中,是大豆中的一类非营养成 分,但对人类有明显的保健作用,且无明显毒性。
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于高激素水平者呈现抗激素活性;对低雌激素水平者如更年期妇女或手术绝经妇女显示雌激素活性。流行病学调查及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对肿瘤、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等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最近我们的动物试验结果还表明,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的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明显减轻前列腺增生的程度,并且存在剂量关系。
据对大豆异黄酮的临床观察发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服用一周后即可改善潮热红等症状;青春期妇女食用含有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卵泡相延长,月经周期推迟,黄体相缩短。但由于我国保健食品尚无 "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功能,且改善骨质疏松动物试验和人群试验周期较长,因此国内都以"增加骨密度功能"申报生产批文。
由于大豆异黄酮是植物雌激素,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刺激女性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和保持女性的生理特征;其最大特点是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能明显延缓卵巢机能的衰退、推迟更年期,并迅速改善上述症状。因此,35岁以上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最佳选择就是大豆异黄酮。
三、益处
1、延缓女性衰老、留住靓丽青春
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时,大豆异黄酮会占据雌激素受体,发挥弱雌激素的作用,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效果;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时,大豆异黄酮以“竞争”方式占据受体位置,同样发挥弱雌激素效应,但由于它的活性仅为体内雌激素的2%,因此从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效果。大豆异黄酮通过对雌激素的双向调节作用,达到调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效果,进而达到延缓女性机能衰退、保持女性靓丽青春的功效。
2、降低胆固醇,减少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大豆异黄酮通过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防止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过度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抗血栓生成等作用机制,使血小板活性降低,使其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和聚积减少,阻止了粥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减少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改善骨质疏松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比例高: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造成的。大豆异黄酮可与破骨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还有阻止破骨细胞酸的分泌,使骨质流失减少;此外大豆异黄酮增加强机体对钙的利用,增加骨密度,因此能增强其它补钙制剂的作用。
四、可见效果
1、更年期出现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如潮热次数减少,腰背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对无更年期症状的妇女,服用大豆异黄酮胶囊,最大的效果是能长久的保持青春活力,长期或终身不出现更年期的症状;
2、皮肤转为光滑、明亮,恢复弹性,面色靓丽;
3、情绪好转,睡眠改善,精力充沛,体重减轻;
4、乳头、乳晕色泽变浅,乳房比以前饱满,部分女性出现乳房涨;
5、通便、阴道分泌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