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婚先孕者中:首次有性生活的最小年龄是17岁; 94%的人是自愿行为;1/3的人不知道如何避孕;93%的人发现怀孕后紧张、害怕;绝大多数人担心影响以后的生育; 50%的人手术后不敢休息。 有调查显示,我国近年来未婚女青年的人工
流产率不断升高。对此,参加中华医学会最近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的专家学者建议,现行的节育和避孕知识的宣传,局限于已婚人群已远远不够,应尽早向未婚青年及青少年进行普及,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专家们认为,未婚女青年缺少正常避孕知识是造成这一人群
人工流产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据介绍,美国1976年进行全国调查,就发现有55%的女青年有婚前性行为。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缺少这方面的数据,但此次学术会上,不少专家学者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居高不下的人流率中,未婚妊娠者呈不断上升趋势。成都地区在今年初对未婚人群进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评估时,发现数千名15~22岁的未婚女青年中,至少有11.7%的人有过一次人工流产。北京市计生委科技处报告了1998年开始的“人工流产妇女的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未婚女青年做人流占23.4%,比1990年调查时的10.5%翻了一番还多,其中外埠来京的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率达38.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曾对去年7~9月间200名做人流的未婚女性,进行了详细的保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年龄18~30岁的未婚女性,首次有性生活的最小年龄是17岁,平均21岁,94%的人是自愿行为,而且多数人每周性生活一次以上。这些人很少知道该怎样保护自己,1/3的人不知道如何避孕,其余尽管采取了避孕措施,也因方法不当,避孕失败而导致怀孕。调查还显示,妊娠和人工流产对未婚女青年身心伤害非常严重。93%的人发现怀孕后高度紧张、害怕,其中11%的人产生负罪感,人工
流产后,绝大多数人担心会影响以后的生育。有近三成的人怕家人责备、受人嘲笑或被男友抛弃。50%的人手术后不敢休息,马上上班或学习。 与会专家认为,现代社会人们对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把性活动单纯看作生育手段,特别是年轻一代,许多已不把婚前性行为当作“禁果”。因此迫切需要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对策,一方面加强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同时也应把未婚女青年纳入计划生育教育行列,让她们懂得和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 主持人点评:希望青少年保持“性纯洁”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境界,然而,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统计数据,这样的理想主义是不是显得过于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