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一般分为早期原发流产和早期继发流产,另外还有晚期原发流产和晚期继发流产。有的人吃大量的中药很多都是没有找到原因,治疗习惯性流产一定要有针对性进行。
当然保胎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包括B超、内分泌等检查确定胚胎还存活,并且胚胎没有异常,包括没有畸形。另外还要找出这次先兆流产的原因,比如
阴道出血、轻微肚子疼等。再就是既往有流产史的患者不要在怀孕后进行保胎,最好在怀孕前就找到既往流产的原因。
发生在12周以前的习惯性流产叫做早期习惯性流产,晚期习惯性流产是指妊娠12-28周以前。我曾经有一个晚期自习惯性流产的病人,我认识的病人基本上在20-24周之内,后来查出原因是属于宫颈内口松弛症,是先天发育引起的。我们对她进行了保胎手术,后来产妇生出了一个兔唇。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告诉孕妇不要盲目保胎,一定要进行畸形儿筛查,比如这种情况应该在保护胎后5-6个月检查B超,可以发现很多可能的畸形。那时候是80年代,由于B超技术没有达到现今的水平,因此这方面忽略了。病人也是很痛苦的。因此不要盲目保胎。
感染引起的流产往往是偶然一次的,不会是习惯性的,这是一个流产因素,往往并不是习惯性流产常见的因素。内分泌因素是一个习惯性流产的因素,临床医生或者是经历过保胎治疗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用内分泌的方法进行的胞胎(注射黄体酮等)。这一类病因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疾病大概有以下几种,包括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引起卵巢功能改变。还有
多囊卵巢综合症,也引起排卵后的黄体功能不足。还有全身内分泌因素,包括
糖尿病、甲状腺低功,甚至有一些
肿瘤疾病导致内分泌紊乱。当然内分泌紊乱后母体环境就不适合胎儿生长了。有哪些因为盲目保胎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胎盘屏障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起物理的分割作用,另一个是化学的分割作用。实际上母体和胎儿之间在血型以及组织配型上一样的几乎很少见,之所以能够顺利生产出来就是因为这个屏障的完好,这个屏障被破坏以后,免疫排斥反应就一定会发生。 怎么理解感染和内分泌因素引起的流产呢?
免疫因素是指在怀孕早期母体和胎儿处于一种同种异体的状态,正常情况下由于胎儿和母体之间的胎盘屏障现象,就可以继续妊娠,不会发生排斥。如果免疫有一些因素不正常了,母体产生抗体后就可以造成免疫排斥。
什么是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因素?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因素有哪些?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因素知道了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