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方
安胎饮(徐志华教授)
组成:寄生45克,川断45克,
阿胶45克,
菟丝子45克,椿根皮15克。
主治:先兆
流产。
功效:补脾益气,养血调营。
补肾固胎散(刘奉五主任医师)
主治:习惯性流产。
主治:习惯性流产。
主治: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培育促孕汤
用法:水煎服。
安胎汤
用法:每服9克,每月逢1、2、3日,11、12、13日,21、22、23日各服1次。
漏胎方
清热安胎饮
主治:妊娠初期胎漏下血,腰酸,
腹痛,属于胎热者。
功效:健脾固肾止血。
组成:潞
党参,生
黄芪,仙鹤草各60克,炒
白术,阿胶珠,
地榆炭各9克,
桑寄生,菟丝子各15克,
五味子,全血炭各12克,煅
牡蛎24克。
用法: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
妊娠早期,下腹坠胀或隐隐作痛,阴道小量流血,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肾气不足,气血虚弱者。
加减寿胎丸
用法:以上共研细末,大红枣2斤,煮熟后去皮核,连浓汁和枣肉捣乱,同药末为小丸,每日早晚各服6克。
组成:菟丝子25克,桑寄生20克,川断15克,
桑椹子15克,党参15克,云苓25克,
陈皮5克。
主治: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次,连服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服。
组成:
太子参,黄芪,
当归,
白芍,生地,白术,
杜仲,川断,桑寄生,菟丝子,苎麻根各10克。
主治:滑胎。
组成:潞党参30克,于术10克,茯神12克,菟丝子10克,阿胶10克,
半夏10克,
厚朴6克,仙鹤草10克,制
香附10克,杜仲10克,焦
艾叶10克,生黄芪60克,广
藿香6克,炒
升麻20克。
健脾固肾方
组成:当归9克,炒白芍9克,
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
续断12克,白炒杜仲24克,
狗脊12克,桑寄生24克,炙黄芪15克,阿胶12克(烊化),鱼鳔珠12克,陈皮9克,炙
甘草6克。
保胎正产方
主治:先兆流产。
功效:补肾安胎。
用法:将上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用法:嘱平卧,每日1剂,连服一周。
组成: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扁豆15克,山药15克,炙甘草3克,熟地30克,
山茱萸15克,杜仲9克,
枸杞子9克,续断9克,桑寄生15克,白芍15克。
补肾固冲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
组成:山药15克,石
莲子9克,
黄芩9克,川连9克,椿根白皮9克,侧柏炭9克,阿胶15克(烊化)。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生地12克,
麦冬6克,甘草3克,续断9克,桑寄生9克,黄芩6克,宁麻根12克。
加味胶艾四物汤(柯与参名老中医)
功效:健脾补肾,清热安胎。
组成:桑寄生12克,菟丝子10克,续断10克,杜仲10克,苎麻根10克,山萸肉10克,升麻6克,山药15克,
椿皮10克,
芡实15克,制首乌15克,生地10克。
功效:益气止血安胎。
主治:习惯性流产。
功效:益气养血,补肾安胎。
主治:先兆流产。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肾固冲。
固胎汤
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24克,干地黄12克,炒当归9克,炒
川芎4.5 克,白芍9克,阿胶珠9克,焦艾叶9克,川断12克,炒白术9克,云苓9克,炙甘草3克。
组成:黄芪,当归身,生地,焦白术,阿胶,杜仲,川断,桑寄生,
藕节炭。
功效:清热滋肾,止血安胎。
主治:胎漏。
功效:习惯性流产。
用法: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安胎。
王氏验方
功效:养血安胎。
功效: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功效:益气补肾固冲。
功效:补肾安胎。
组成:菟丝子240克,川断120克,阿胶120克,熟地180克,
鹿角胶90克,白术120克,党参150克,川杜仲90克,杞子120克,巴戟120克,当归头90克,
砂仁20克,
大枣肉50枚,吉林红参30克。
用法: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每天1剂,分2次温服。身体不健者,排卵排后第7天服3-6剂,若基础体温高16天,服5-10剂,以预防流产。或妊娠后每月服10-15剂,服1-3个月,或服至每次流产日期。
主治:习惯性流产属
肾虚者。
生麦安胎饮
寄生汤
用法:日1剂,水煎服。
主治:阴虚内热,冲任不固之胎漏,胎动不安等病。
组成:青
防风4.5克,江枳壳2.4克,西当归9克,大白芍12克,桑寄生12克,川断肉9克,大潞党9克,大白术6克,荷叶蒂9克,淡干姜1.5克,黑大枣5个(切开),粉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
组成:川断15克,寄生15克,阿胶15克,苎麻根15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艾叶炭6克。
主治:先兆流产。
功效:益气化痰,止血安胎。
组成:
人参60克,白术300克,黄芪180克,云苓60克,炙草60克,大熟地90克,当归身60克,炒杜仲90克,炒川断60克,炒杜仲90克,菟丝子90克,山萸肉90克,寄生120克,淮山药90克,苎麻根30克,桑30克,海螵蛸60克,条黄芩240克,
栀子90克,蚕茧炒黄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