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产科疾病 > 流产 > 人工流产 > 正文

异位妊娠症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  胎块阻络: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期,(2)  下腹一侧隐痛,(3)  或有阴道淋漓出血,(4)  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触痛性包块,舌(5)  质正常或暗、苔薄白,(6)  脉弦滑。
  2.妇科检查:未破裂前表现为子宫增大而软,但小于停经月份,一侧附件可触及小肿物,有轻压痛。破裂后则见阴道后穹窿饱满;宫颈有播举痛;子宫稍大而软,出血多时有漂浮感;子宫一侧可触及肿物,质软,边界不清,压痛明显。
  (3)淤块留滞:输卵管妊娠破裂日久,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下腹坠胀或有便意,盆腔有明显不规则包块,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
  (2)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压痛、反眺痛明显,伴发热、血象高,无停经史。妇科检查无异常,尿妊娠试验阴性。
  (3)卵巢囊肿蒂扭转:下腹一侧突然疼痛,多与体位改变有关,无停经史。妇科检查子宫一侧可触及边缘清晰肿物,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检查可以确诊。
  方药:赤芍丹参各15克,皂角刺、桃仁各12克,寒水石、白花蛇舌萆各10克,蜈蚣2条。
  2.中医药治疗
  方药:丹参、赤芍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2克,水蛭穿山甲各10克。
  异位妊娠
  (2)气虚血脱:输卵管妊娠破裂大出血期,下腹突然剧痛,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冷汗淋漓,躁动不安,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欲绝。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7,鉴别诊断
  [治疗]
  中成药:少腹逐淤丸。
  (2)手术治疗:凡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严重内出血,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或胚胎继续生长者,均应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如输卵管造口术、切开术等。
  4.血清HCG≥6251U/L,但每48小时定量测定非成倍增长,而是低于此值。
  (7)  治法:活血化淤,(8)  消瘾。
  5,B超:宫内未见妊娠囊、宫旁有一低回声区。
  6.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输卵管妊娠破裂。
  方药:红参30克(单煎),附子1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中成药:生脉饮,参麦注射液。
  [临床表现]
  中成药:大黄廑虫丸。
  输卵管妊娠破裂前,除停经及早孕反应外,有时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不超过月经量,一侧下腹胀痛。破裂后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伴恶心呕吐,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血液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时,肛门有坠胀感。出血量较多时
  3.尿妊娠试验阳性。
  (1)宫内孕;子宫与停经月份相等,B超可见宫内有妊娠囊或有胎体、胎心。
  l.西医药治疗(1)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估计内出血少于50ml,无明显腹痛,血清HCG<6000IU/L,B超示附件包块直径《3。50cm时,可用氨甲喋呤50mg/m2与4ml生理盐水混匀,肌肉注射。用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有典型临床表现。
  [预防与调养]
  异位妊娠指孕卵在于宫腔外着床发育,俗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腹腔、卵巢、阔韧带、宫颈、子宫残角妊娠等。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与正常妊娠之比例为1:50-300,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约占95%—98%,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对妇女生命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中医学中无相关病名,散见于:“妊娠腹痛”、“胎动不安”、”癌瘕”等病中。
  呈贫血貌,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甚则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及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泊法:活血破淤,消癃散结。
  [诊断]
  1.育龄妇女注意防治生殖器感染,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上一篇:人流的知识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